近日,枝江市人民政府相繼出臺《關于建立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試行)的通知》、《枝江市被征地農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實施辦法》和《枝江市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生活補貼實施辦法》,對相關政策和程序進行細化。這些文件的出臺是該市認真落實政協委員提案的結果。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加快,枝江市工業用地和建設用地需求不斷增加,被征地農民數量不斷攀升,該市有6個鎮(街辦)27個村16000多畝土地被征用,2500多名農民失去生產資料。為此,該市政協委員魯永超在今年初的政協全會上提出了“關于妥善解決被征地農民就業和社會保障問題的建議”。
該提案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分別就提案的落實作出批示。提案承辦單位市政府辦公室采取健全機制、強化培訓、擴大就業、構建網絡等措施,努力完善被征地農民生活保障機制,切實維護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市人民政府出臺了《關于建立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試行)的通知》等相關文件,對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實行基本養老生活補貼和基本養老保險兩種方式,供其自由選擇。對在勞動年齡內的被征地農民,大力宣傳“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就業方針,轉變被征地農民就業觀念,積極引導被征地農民轉移就業。同時開展免費培訓,努力提高被征地農民技能水平,提高其市場就業竟爭力,幫助他們早日轉移就業。
截止目前,全市共免費培訓被征地農民1500多人,幫助1400多名被征地農民實現了轉移就業。而且通過招聘安置一批、協議上崗一批、穩定就業一批、勞務輸出一批、政策促進創業一批、幫扶就業一批等有效措施,大大拓寬了被征地農民的就業渠道。為確保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落到實處,該市9個鎮(街辦)均成立了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采取召開會議、培訓講課、發放宣傳單、張貼公告、印發宣傳手冊等形式,廣泛宣傳講解政策。各部門密切配合,各司其職,迅速行動,全市形成了上下貫通的為被征地農民全心服務的工作平臺和網絡。勞動保障部門印制了2000多本《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生活補貼證》和《養老保險手冊》,及時向被征地農民發放基本生活待遇。
(枝江市政協張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