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山縣城是三峽庫區移民縣之一。區位條件的變更,使城區蔬菜價格長期高于周邊縣市??h政協委員張齊昌、李永鵬等四人調查發現,市場菜價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一是城區周邊可發展蔬菜的農戶現實主義思想濃厚,認為打工掙現錢較種蔬菜來的快。有的把政府扶持的大棚菜地200元一畝租賃他人種玉米、紅薯;二是會種菜的不愿種,想種菜的缺經驗,少技術;三是農村的鮮活蔬菜還沒進城就被販子接走轉手高價出售。今年全會期間,四委員聯名提出了《關于發展城郊蔬菜的建議》,引起了縣政府的高度重視。
提案承辦單位縣農業局負責人先后五次向政府分管領導匯報,縣委副書記、縣長陳華主持召開了城郊蔬菜產業發展專題辦公會,并印發了會議紀要,確定由縣委副書記楊棟三牽頭,成立了興山縣蔬菜辦公室。出臺了六項措施著力打造蔬菜大產業。
一是確定了城郊十村一場基地建設和重點村、組、戶的種植計劃。年發展城郊時令蔬菜9萬畝,生產蔬菜12萬噸;
二是出臺了十項扶持政策??h政府捆綁資金300萬元,對十村一場及重點村、組、戶,按不同形式的種植模式,分別給予高額度的資金補貼;
三是確定了由一名高級農藝師具體負責,另外聘請三名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工作專班;
四是由農業局將省廳扶持到位的75.5773萬元的蔬菜發展資金,按計劃發放到菜農手中;
五是農業局負責啟動庫區產業發展基金項目,為蔬菜產業發展建立長效運行機制;
六是將十村一場基地建設中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進行了明確分解。快馬、麥倉、大里三個村的13公里通村公路由交通局每公里補助器材費2萬元;店子埡村的40口抗旱水池由水利局負責;菜地土地瘠薄問題,由移民局納入移土培肥計劃盡快施工。
六項措施的出臺,為蔬菜產業的發展解決了燃眉之急和后顧之憂。到本月中旬止,今年9萬畝的種植面積已落實5.9萬畝,其中大棚505畝、412戶。
(興山縣政協李祖剛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