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重要會議 >常委會會議 >省政協十二屆十一次常委會會議

“雙向發力”交出大戰大考合格答卷
——省政協專門(工作)委員會2020年工作回眸

2021-01-08 09:03:55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張輝 鄭軒  
字體大小:【

1月6日至7日召開的省政協十二屆十一次常委會會議,聽取了省政協10個專門(工作)委員會工作情況匯報。


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在省委堅強領導下,政協湖北省委員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和疫后重振,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更好凝聚共識,在大戰、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常委會會議認為,一年來,省政協加強和改進專門(工作)委員會工作,發揮分黨組領導核心作用,強化思想政治引領,積極建言獻策,廣泛凝聚共識,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繼續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為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以下摘要刊發省政協各專門(工作)委員會2020年工作情況匯報。


守正創新 推動提案工作提質增效

省政協提案委員會

全年共提交提案809件,經審查立案763件,交87家承辦單位辦理,現已全部答復完畢。


疫情發生后,迅速向政協委員和參加單位征集公共衛生應急等涉疫緊急提案,開辟特殊通道,以社情民意信息直報省防疫指揮部,確保提案建議渠道暢通高效。


發揮督辦示范作用,推動提案落實。持續擴大省領導督辦重點提案示范效應,省委主要負責同志領銜督辦9件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系列重點提案,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將長江生態保護與利用的提案納入省政府重點督查內容督辦落實,為提案工作機制成熟定型,強化提案辦理實效賦予強大動能。


對2018年以來市州黨政領導督辦重點提案工作進行專項調研,形成《市州黨政領導督辦重點提案情況的報告》,報省委、省政府決策參考。黨政領導“全員”督辦重點提案,對倒逼提案質量提高、強化提案辦理實效形成強大動力。


完善提案評價機制,強化質量導向。出臺重點提案遴選與督辦實施辦法,以制度推進重點提案效能發揮。制定提案質量評價辦法,進一步完善提案質量評價體系。廣泛征求各方意見,組織開展2020年度“好提案”評選,不斷強化提案質量導向。


緊盯重大發展問題 持續打造工作品牌

省政協經濟委員會

緊盯重大發展問題抓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和凝聚共識的工作,一年接著一年干,形成一批有影響的工作品牌。


持續打造“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建言資政工作品牌。組織召開“激發投資活力、促進疫后重振”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形成的《綜合報告》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提出的提案《關于促進我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被列為重點提案由一名副省長領辦督辦,取得良好成效。


持續打造“楚商茶座”凝聚共識工作品牌。舉辦第二期“楚商茶座”暨經濟界別企業家政協委員專題學習座談會,交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形成《有關情況與發展建議》供省委省政府決策參考,進一步完善了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溝通聯絡機制,推動了人民政協協商與社會組織協商有效銜接。


持續打造“優化營商環境”民主監督工作品牌。以“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落實情況”為重點,組織開展20余次監督性調研活動,形成12篇監督性調研報告,并召開專項民主監督座談會,工作情況被《湖北日報》頭版報道。


加強系統聯動 助推農業強省建設

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

圍繞協商提能力,著力增強議政質量。精心組織省政協“持續推進產業扶貧,深化鞏固脫貧成果”月度專題協商會,在棗陽市現場召開“發展農村電商,促進農民增收”對口協商會,聚焦“三農”重點問題積極議政。一名委員提出的復興萬里茶道、打造武漢“東方茶港”的建議,省政府研究室跟進調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批示,要求納入“十四五”規劃。


為抗疫獻計,向省政協“我為疫后重振獻一計”活動獻計30余條。積極組織動員把“委員作業”寫在戰疫一線,委員會60余名委員為抗疫捐款捐物約2500萬元。


打造特色工作品牌。建立“三農”工作聯系點。在9個縣市區設立“三農”工作聯系點,制定規范性制度,建立聯系機制,及時了解基層情況,有針對性地研究問題。恩施市政協經市委同意,制定落實聯系點工作的專項方案,設立專刊及時報送相關情況。


打造“‘三農’共商”協商平臺。落實省政協“協商在一線”工作安排,打造委員會“‘三農’共商”協商平臺。9月,在秭歸縣柑橘產業基地戶外召開“推進秭歸柑橘產業高質量發展”聯動協商會,現場為基層釋疑解惑,當地十分歡迎。


久久為功 開展專項民主監督

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

持續打造漢江生態保護專項民主監督這一工作品牌。


繼湖北漢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態保護”后,今年聚焦“加強湖北漢江岸線保護與利用”開展專項民主監督。在深入學習交流中找準問題,在深度調研論證中提實建議,在充分協商討論中凝聚共識,向省政府報送《省政協“加強湖北漢江岸線保護與利用”專項民主監督意見》。


發揮專業特色優勢,助力解決人口資源環境領域突出問題。


通過省政協《社情民意專報》,報送《湖北人口老齡化和人口收縮的社會影響與“十四五”應對舉措》;聚焦我省頁巖氣開發問題開展專題調研,報送《關于加快我省頁巖氣勘探開發工作的建議》,受到省委省政府重視。


聚焦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問題,在省政協十二屆九次、十次常委會會議上分別作題為《堅持生態優先 加強綠色發展》《以科技創新推動湖北化工產業綠色發展》的大會發言。在長江經濟帶11省市政協“共抓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共推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研討會上,就沿江“三磷”治理問題提出意見建議,引起共鳴。


積極發動委員 投身大戰大考

省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

發揮黨組織號召力,發動委員,積極投身大戰大考。專委會分黨組鼓勵委員亮身份、扛責任,與群眾攜手并肩,立足崗位作貢獻。專委會聯系的數十位醫衛界委員第一時間投入抗擊疫情第一線,科技界、科協界委員活躍在科普動員、科學辟謠、心理咨詢以及氣象服務、通信網絡技術支持等戰場,教育界、體育界委員千方百計為復學復教和2020年高考中考順利進行作貢獻。


開展專題協商議政活動。承擔省政協十二屆十次常委會會議協商議政工作,圍繞“以科技創新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議題開展調研與協商議政。承辦“總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經驗教訓,加強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月度專題協商會。


圍繞“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情況”,開展“創新強省建設”專項民主監督,把專項民主監督與會議監督、社情民意監督、提案監督結合起來。在督辦《我省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實施面臨的“瓶頸”及其對策》重點提案時,采取實地調研與座談督辦的形式開展,起草《關于在我省推廣全數字PET產品的建議》。12月下旬,向省委、省政府報送關于深化我省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的有關建議。


發揮“專”的優勢 助推社會法治建設

省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

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承辦“發揮協商民主在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月度專題協商會,組織各調研組在深入學習的基礎上,分別開展調研或委托調研,形成調研報告16份。省委主要領導對報送的意見建議作了批示。


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獻計出力。承辦《關于加強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機干預的建議》重點提案督辦,就“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社會心理疏導機制與服務體系”開展調研。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工會界委員赴恩施州鶴峰縣,共同開展“我為精準扶貧辦實事”和“兩進一聯”活動。


組織開展“新時代律師服務業的發展”調研。從保障律師執業權利、改善律師執業環境、規范律師執業行為、加強律師隊伍建設、深化律師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建議。


組織委員、專家和法律顧問召開《湖北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立法協商座談會,向省委提交了12條具體建議,大部分被采納。圍繞《關于加強和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意見》《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與供水管理辦法》《湖北省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管理辦法》等8個地方性法規、規范性文件《征求意見稿》提出了修改意見。


廣泛團結聯誼 畫好同心圓

省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

及時凝聚抗疫共識,積極參與疫情防控,民宗委委員積極組織協調各界愛心人士奉獻愛心。據統計,共募集資金3340多萬元,防護服、口罩等防疫物資價值4160多萬元,牛奶、雞蛋等生活物資價值610多萬元。


聯合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認真承辦“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月度專題協商會,在恩施召開“助推我省武陵山片區文化旅游產業疫后恢復重振”界別協商座談會,積極參與議政性常委會會議等專題協商。


廣泛團結聯誼,畫好凝聚共識同心圓。堅持在服務委員履職過程中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尊重委員民族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用心用情做好全會和調研活動服務保障工作。注重與界別委員交朋友,利用調研機會與住當地委員交心談心,交流思想,努力堅持在求同存異、體諒包容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揚民主、凝聚人心。


聯合武漢工程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專家開展調研,形成了《關于我省民營企業復工復產存在的困難及對策建議》《提升我省鄉村旅游扶貧富民實踐績效的對策與建議》調研報告。建立委員會應用型智庫,聘請10所高校21名學者擔任智庫專家。


以開拓創新精神 推進學習提升能力

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圍繞“疫情‘大考’下的中國制度優勢——以湖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例”主題,與省社科聯聯合召開界別協商座談會。做好湖北文旅融合發展文章,開展專題學習和專題調研,抓好重點提案督辦,與省民革聯合承辦了省政協“彰顯荊楚文化特色 打造文旅融合品牌”月度專題協商會,形成的綜合報告得到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肯定。


以政協文史資料形式記錄歷史、傳承精神。重點圍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開展文史資料征集工作。3月1日,率先面向全省社會各界人士發布“眾志成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文史資料征稿啟事”,共征集編輯稿件260余篇,報送全國政協110篇。編輯出版《湖北文史》。


以開拓創新精神推進學習、提升能力。高效率組織學習報告會,高標準組織常委會專題講座,有條不紊開展政協委員讀書活動,對全省政協委員讀書活動作出部署,對政協系統開展深入研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活動作出安排。與武漢大學共建“湖北省政協委員培訓基地”。緊扣時代熱點和委員需求,編輯出版4期委員學習輔導刊物《學習與思考》,共約32萬字。


開展特色活動 凝聚共識匯聚力量

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

匯聚力量,齊心抗疫。鼓勵和引導港澳委員在支持鄂、港、澳抗疫斗爭中發揮好帶頭作用,為三地疫情防控貢獻力量。在中央、省主要媒體和港澳主流媒體,積極宣傳受到國家和省、市表彰的謝俊明、喻鵬、胡欽勇等委員抗疫典型事跡,發揮榜樣力量,引導委員弘揚偉大的抗疫精神,積極履職盡責;充分利用港澳委員、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的親身經歷和僑團僑社的平臺優勢,積極向世界講好湖北抗疫故事,增進了解,擴大共識。


特色活動,凝心聚力。組織港澳委員開展國情學習考察活動,促成“香港青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項目在十堰落地。支持港區委員積極發聲、勇敢行動,堅決擁護貫徹港區國安法實施;認真組織和積極參與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香港湖北社團總會等港澳愛國進步社團開展“蓮藕節”、鄂生赴港學習說明會、愛心助學、來鄂參訪交流等活動,積極凝聚共識與力量。


堅持黨對委員會工作的全面領導,健全完善各項制度規定,引導委員發揮主體作用,如建立分黨組書記與港澳委員召集人定期談心談話工作機制,鼓勵港澳委員召集人在港澳發揮作用等。


強化委員責任擔當 加強委員服務管理

省政協委員工作委員會

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座談活動深入開展。委員會認真研究分析總結各專工委開展學習座談活動的情況,提出了豐富學習內容、創新學習形式、確保學習成效的全過程推進措施,向省政協黨組提出優化學習座談小組成員和落實學習座談會制度措施等工作建議。


組織動員全省廣大政協委員在疫情防控和疫后重振中貢獻力量。1月23日向全省各級政協委員發出倡議書,動員廣大政協委員扛起責任,團結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投身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向全省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發出“我為疫后重振獻一計”倡議,收到意見建議581條。


開展主題活動激發奮進動力。組織部分住鄂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委員赴鄂州機場開展“把握新階段、堅持新理念、融入新格局”委員主題活動。組織無黨派界別委員赴四環線青山大橋開展主題活動。


聚焦中心工作,共奏脫貧攻堅大合唱。組織四級政協委員開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政協委員在行動”主題活動,近百名政協委員深入脫貧攻堅一線,開展產業扶貧、農業技術指導,送醫藥到老百姓身邊,為鞏固脫貧成果添薪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