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自身建設 >書香政協

堅定文化自信 建設文化強國
——《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讀后感

2023-05-19 10:15:20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 class="font01">大

《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生動記錄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應變局、開新局的偉大實踐,集中展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是一部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輝的重要著作,是系統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權威著作,也是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定讀本。我們要帶著責任、帶著信仰、帶著情感認真學習研讀,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不斷匯聚起新時代新征程上團結奮斗、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


《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收錄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一系列最新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為什么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等重大課題,體現了我們黨對文化強國建設重要地位及其規律認識的深化發展,是新時代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根本遵循。掩卷覃思,感觸頗深,有以下幾點認識:


一是文化自信需要傳承。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曾幾何時,韓劇、日劇席卷國內影視市場,伴隨韓劇、日劇而出現的“韓流”“日流”文化也一度引領潮流,很多年輕人沉迷于日本美食、韓國服飾的同時,對于國內同類產業也不同程度產生了輕視。當“情人節”“萬圣節”“圣誕節”變成節日慶祝的主旋律,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文化底蘊和情愫逐漸迷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自信,堅持久久為功、聚沙成塔,以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和百姓生活,轉化為人們的思想自覺和行為習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隨著家庭收入和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朝著高品質、多樣化方向轉變,越來越多的群眾走進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革命紀念館等文化場所,各級各類文化場館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在發展中保護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自信自強的社會主義文化逐漸走近群眾的生活中。


二是文化自信需要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故步自封、陳陳相因談不上傳承,割斷血脈、憑空虛造不能算創新”。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是一部不斷自我懷疑、自我推翻過去的創造史,是歷代先賢們用智慧與巧思順應時代發展凝結成的恢弘畫卷。要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結合起來,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這既是當下文化強國建設的方向,也是跟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發展的命題。創新不是隔斷血脈、憑空虛造,而是要在文化的傳承與守護中順時應勢、守正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是維系全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也是中國文化創新的寶藏”。推動當代中國文化的創新創造,必須以高度歷史自覺和文化自信,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加以補充、拓展、完善,增強其影響力和感召力,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激活其生命力。


三是文化自信需要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要用好用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闡釋中華文明蘊含的全人類共同價值。2019年5月15日,習近平主席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指出:“堅持美人之美、美美與共。每一種文明都是美的結晶,都彰顯著創造之美”。從“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地以文會友增進國際友好關系,到“舌尖上的中國”在海外展映,中國美食文化以多元化的菜系滿足世界美食家的味蕾……文化自信不在于固步自封,閉門造車只能讓文化的進程走入文明狹隘的死角,文化發展同樣也不在于全盤接受。文化高質量發展需要交流互鑒,在擁有獨特的文化自主權并尊重對方文化的前提下互相學習、互相借鑒、取長補短,在交匯中增信釋疑,加強合作,才能讓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實現文化自強,政協機關的年輕干部應當走在前、作表率。我們要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為契機,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筑牢文化自信,始終滿懷神圣感、永葆敬畏心,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舉旗定向、凝心聚魂,以趕考的清醒和堅定答好新時代的答卷。我們要身體力行,發揮人民政協聯系廣泛、凝心聚力的獨特優勢,深入基層、走近群眾,講好荊楚文化、傳播好湖北聲音,講好政協故事、傳播好政協聲音,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弘揚”,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貢獻青春的力量。


一要全面準確把握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前進方向。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進一步明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方向、目標任務、性質定位和創新路徑。我們要提高政治站位,全面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方向和路徑,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要錨定文化發展目標,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立足崗位,擺正奮斗姿態,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沖鋒在前,模范履行“文化鑄魂”的職責使命,為湖北文化事業繁榮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二要全面樹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要求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治理全過程。具體來說,就是要在全社會廣泛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個字”沉浸到每個公民的靈魂、付之于每個公民的行為舉止之中。人民政協作為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廣泛聯系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我們要積極引導政協委員和政協機關干部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而示范引領社會各個階層、各黨派團體和界別群眾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新時代、新起點、新征程,我們要集中精力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繼續扛起全面樹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政治責任,以調查研究、咨政建言、宣傳宣講、社情民意信息等為切入點,進一步把凝聚共識工作引向深入,助力形成聽黨話、跟黨走、精誠團結、踔厲奮發的良好社會風尚。


三要全面推動文化繁榮。黨的二十大報告作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部署,這是高屋建瓴、擲地有聲的政治宣言,備受鼓舞、催人振奮。我們要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圍繞“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服務政協拓展履職空間、延伸協商觸角,深入推進“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緊緊圍繞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強湖北非遺文化保護與利用、湖北數字文化創意產業等課題,發揮政協各專(工)委基礎性作用和政協委員的主體作用,大興調查研究,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群眾,把脈問診、資政建言,助推文化惠民、文化保護利用、文化產業發展等工作,特別是要深入挖掘炎帝神農文化、屈原傳說、曾侯乙編鐘、黃梅戲、青磚茶制作技藝等優秀傳統文化和武昌農民運動講習所、八七會議、黃麻起義、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創建、中原突圍等紅色革命文化,為加快先行區建設、建成戰略支點、譜寫新篇章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省政協機關黨辦 吳磊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