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習借鑒國內村鎮規劃建設先進經驗,更好地完成市委第三次雙月座談會關于“加快生態小鎮建設和村灣規劃”的調研課題,8月12日—13日,農工黨武漢市委會副主委劉清和帶領課題組成員前往信陽市調研。信陽市農委、新縣農委負責人先后熱情接待了課題組一行,帶領大家調研了信陽市平橋區郝堂村、董家河鎮睡仙橋村和新縣西河灣村。
12日,課題組一行冒著高溫酷暑,在信陽市農委同志的陪同下,實地考察了信陽市平橋區郝堂村和董家河鎮睡仙橋村。2013年郝堂村于被住建部列入全國第一批“美麗宜居村莊示范”名單,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美麗鄉村”首批創建試點鄉村;2015年睡仙橋村被國家農業部評選為“中國最美休閑鄉村”。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挖掘各具特色的鄉村文化,發展第三產業,將其注入到新農村建設中,使農村面貌煥然一新。村干部們帶領課題組成員邊參觀邊講解郝堂村、睡仙橋村前期狀況、目前的建設和未來的規劃布局,使課題組成員大開眼界。這些曾經貧困的村莊通過生態保護和開發,成功實現產業轉型、農民致富的經驗給課題組留下了深刻印象。
13日,課題組來到信陽市新縣西河灣村進行實地考察。據介紹,新縣周河鄉西河大灣古村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間,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整個村落依山傍水,豫南風情的古建筑保護完整,近年來,西河灣抓住建設美麗新農村的機遇,于2014年元月成立西河鄉農耕園農民專業合作社,探索出民建、民管、民收益的新農村建設新路子。全村90%以上土地集中到合作社,以開發景觀村落為輻射節點,以生態觀光、特色農產品、古村落文化等休閑旅游發展為目標,實現農業和服務業相結合,發展鄉村旅游,在傳承地方特色的古村文化,再造和諧自主的宜居家園,開展最小干預的精品度假,實行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方面取得了成功。西河灣入選第十四屆中國景觀村落以及河南省第二批傳統村落名錄。課題組一行在西河灣村李村長的帶領下走村串巷,通過詳細地了解西河灣的地貌、人文、發展理念和規劃、建設和取得的成效,課題組受益匪淺。
劉清和副主委對信陽市農委和新縣農委表示由衷感謝,他說:此次調研不虛此行、滿載而歸,學到了貴市村灣建設中不少先進經驗,對武漢市的村灣規劃和生態小鎮建設均有很大啟發,回去之后將把本次調研收獲的經驗總結到調研報告中,為武漢市的村鎮建設獻良策,實現村鎮生態保護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武漢市委會調研室 季虹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