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1日,民盟武漢大學委員會在珞珈山十八棟歷史老建筑群中的武漢大學聞一多紀念館會議室召開了本年度第一次委員擴大會。會議集體學習了十八大系列精神和湖北省十三五規劃暨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發展戰略精神,會議還對今年的主要工作做出了部署。武漢大學黨委統戰部部長蔣鎖奮、民盟省委秘書長朱梅出席會議,會議由民盟武漢大學委員會主委葉春松主持。
會議再次深入學習了十八大系列精神,葉春松主委把十八大精神概括為:一個夢想引領;兩個百年目標奮進;三個自信支撐;四個全面改革;五大理念指導;五位一體實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兩個一百年”的目標,也就是:到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時,逐步并最終順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體表現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實現“兩個一百年”的目標并最終實現“中國夢”途徑是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內涵與指向,與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是一致的、吻合的,只有經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事實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國夢”的唯一正確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九十多年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展;全黨要堅定這樣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四個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戰略布局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現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總體框架,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和國家各項工作關鍵環節、重點領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內在邏輯更加嚴密,這對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提供了強力保障。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弘揚民族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實施手段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建設。黨的十八大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四位一體”升華為包括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標志著中華文明格局開啟了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全面發展的更高階段演進的新里程。堅定不移地推進“中國夢”的實現,中華文明必將放射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結合我省實際,會議還學習了湖北省十三五規劃暨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發展展戰略相關內容。為便于學習和領會,葉主委再次對學習內容進行了提煉,即一元多層次戰略;兩圈兩帶格局;三維綱要總領;四大發展目標;五個湖北建設。所謂“一元多層次”是湖北省全局性的發展戰略體系,具體指:以構建“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為一元,統領“兩圈兩帶”、“四基地一樞紐”、“一主兩副”等戰略;統領東湖自主創新示范區、鄂州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大別山革命老區和湖北武陵山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荊州振興崛起、仙洪新農村建設試驗區、荊門打造“中國農谷”、十堰建設鄂豫陜渝毗鄰地區中心城市以及鄂湘贛三省構建長江中游城市集群等工作平臺。“兩圈兩帶”指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建設、湖北長江經濟帶新一輪開放開發、漢江生態經濟帶;要牢牢把握“市場決定取舍、綠色決定生死、民生決定目的”三維綱要,推動全省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實現競進提質、升級增效,為“建成支點、走在前列”奠定堅實基礎。“三維”綱要,把市場、綠色、民生放在了最突出的位置,以“三維”統領全局,指導各行各業的建設,充分體現了省委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心和努力,指明了我省實現中部崛起的方向和策略,更與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一脈相承。上述發展戰略為我省“十三五”實現“率先、進位、升級、奠基”四大目標提供堅強組織保證。率先,就是在中部地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擔當,是全局使命。進位,就是在全國發展方陣中位次進一步前移,這是追求,是自我加壓。升級,就是力爭綜合競爭力邁入“全國發展第一梯隊”,這是競進,是跳起來摘桃子。奠基,就是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奠定堅實基礎,這是關鍵,是歷史責任。新的征程已經開始。往前方看,前景壯闊,風光無限;往腳下看,每一步前行,都需劈波斬浪、越障排險。向著“率先、進位、升級、奠基”總體目標堅定邁進,按照已經擘畫好的偉大夢想的藍圖積極進取,通過全省人民的努力,緊抓“黃金十年”機遇,一定為建設富強湖北、創新湖北、法治湖北、文明湖北、幸福湖北做出貢獻。我們一定能在新的歷史畫卷里寫下更加光輝的一頁。
與會人員踴躍發言,對學習形式和方式的改變表示贊賞,通過學習,對十八大系列精神和湖北省十三五規劃暨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發展戰略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大家紛紛表示,一方面要立足本職崗位,努力工作,另一方面,積極參加盟務活動,努力完成參政議政工作和社會服務活動,做雙崗建功的模范,為實現中國夢和湖北夢作出自己的貢獻。
(民盟武漢大學委員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