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全國人大常委、華僑委副主任、致公黨中央副主席楊邦杰率致公黨中央調研組一行來到恩施市芭蕉鄉楓香坡侗族風情寨,就民族地區文化發展進行了調研。
當天,楊邦杰一行在州委常委、州委統戰部長譚文驕,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統戰部長鄒煒,副市長張獻宏,副市長管書華,市政協副主席金德鈞的陪同下,來到芭蕉鄉楓香坡侗族風情寨,參觀風情寨寨容寨貌,了解侗寨文化,體驗侗鄉民俗風情,實地感受民族地區文化的發展與變化。
來到楓香坡,只見一棟棟特色民居掩映在青山綠水之間,連片的茶園散發出陣陣茶香,沿路的農家樂餐館不時傳出悅耳的民歌聲。譚文驕向調研組介紹到,恩施市把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建設與新農村建設一起抓,以楓香坡獨有的生態環境和侗鄉民俗文化為基點,“唱特色戲、打民族牌、走旅游路、建風情寨”,著力開發楓香坡的侗族文化特色,展示侗族風情。目前,楓香坡侗族風情寨境內有無性系良種茶園300畝,每年可為寨內56戶茶農提供現金收入120萬元左右。同時,楓香坡積極開展村寨旅游,讓村民有了“看得見”的實惠,生活條件改善后的農戶自發改建了具有侗族特色的民居50余棟,新建沼氣池50口,形成了戶戶建有沼氣池,人人都有當家田(茶)的狀況,基本實現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的目標。
行走其間,正在農田里干活的村民馮興林向遠道而來的貴客自編自演了獨具特色的民族歌曲。馮興林向楊邦杰介紹說,寨內侗族風情十分濃郁,農民自發挖掘整理了本地的人文風情,組建了一支年齡上至75下至7歲的農民演出隊伍,在勞動之余以歌舞自娛自樂,也為前來的游客展示神秘迷人的侗鄉風情。
在了解相關情況后,楊邦杰對恩施市在打造地方民族特色方面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芭蕉侗族鄉侗族風情寨是民族地區新農村建設和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建設的典型,具有獨特的代表性。楊邦杰建議,恩施市要進一步搶抓國家對于少數民族地區的政策支持,進一步在生態文化、民俗文化、茶文化上作文章,通過不懈努力,把恩施建設得更美好,讓民族地區的人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恩施市政協 黃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