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24日至30日召開的政協湖北省十屆一次會議上,民盟湖北省委提交大會發言12件,集體提案25件,占各民主黨派、工商聯、有關人民團體和省政協專門委員會提案總數的15.3%,民盟界政協委員提交委員提案29件,占委員提案總數的6.3%。
提案內容豐富,涉及面廣,主要有:加快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可持續發展;堅持城鄉統籌,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等等。會議期間,這些提案受到省領導和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集中展現了民盟省委及民盟界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的實力和風采。
民盟的提案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運用提案履行職能,為促進我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受到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羅清泉,省長李鴻忠的高度評價。
在26日下午舉行的第一聯組討論上,省委書記羅清泉在認真聽取了段亞輝副主委代表民盟省委作的《關于進一步加快武漢城市圈交通網絡一體化建設的建議》發言后指出:加快交通一體化的建議,對我省制訂“兩型社會”實施方案很有價值,省里正在組織實施城際交通對接,比如隨岳、武荊高速等,武漢—孝感的輕軌鐵路建設也在調研之中。
27日上午,省政協十屆一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大會上,鐘國偉副主委作了《關于加快推進武漢城市圈綜合配套改革的建議》的大會發言,羅清泉書記強調:關于推進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的問題,不僅是城市圈的大事,也是湖北的大事,對促進中部崛起有著重要意義。“兩型社會”建設要圍繞又好又快這個目標,依靠改革創新,著力轉變發展方式,過去那種高能耗、高排放的路子是行不通的。
28日上午,李鴻忠省長到會聽取了省政協十屆一次會議第三次大會發言,在聽取了王耀輝副主委代表民盟省委作的《湖北省低山丘陵地區縣域經濟發展的困難與對策》發言后,李省長對建議中深刻理解和把握省情,不光是談加大投入,而更多地強調體制機制創新和改革創新表示高度贊賞,在講話中幾次提及予以表揚;在聽取了殷勇委員作的《完善錯案追究制度,切實維護司法公正》發言后,李省長認為該建議“認識深刻、分析透切、切中要害,一針見血,意見提得很尖銳,有振聾發聵的作用,展現了委員們經世致用的才華。”
同時,人民網、法制日報、湖北日報、湖北電視臺、湖北經視、湖北電臺、楚天都市報、楚天金報、長江商報、農村新報等新聞媒體對提案內容及提案人進行了深度采訪和報道。
民盟省委提交的由楊云彥副主委領導完成的調研報告“關于武漢城市圈綜合配套改革”、“城市圈交通一體化”的提案,會議期間受到各大媒體的廣泛關注,楚天都市報以《民盟湖北省委在省“兩會”上建議洪湖入武漢城市圈》、楚天金報以《民盟湖北省委建議:清理撤并圈內公路收費站》、《民盟湖北省委建議圈內城市:城鄉戶籍應一體化》為題進行了全方位報道。
楚天都市報還介紹了民盟省委副主委胡樹華關于城市圈內分區發展的提案,建議按照規劃分工業集中發展區、農業集中發展區和環境保護區。
湖北日報以《推進新農村文化建設》為題,全面介紹了王耀輝副主委遞交的《我省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問題與對策》提案。
楚天都市報以《武漢何時再現“自行車大軍”》為題,用一個整版介紹了由丁虹教授起草、鐘國偉副主委提交的《實施政府指導下的“自行車復興計劃”》提案。
人民網全文轉載了民盟省委常委、長江委員會高工劉予偉的提案《加強長江中游黃金水道利用,促進武漢城市圈發展》。
長江商報以《民盟湖北省委:貧困生教科書也應是彩色的》為題,報道了民盟省委提出的農村中小學實行“兩免一補”后辦學的現狀、問題與對策。
楚天金報以《“環保委員”孫家壽:環保漸為提案重頭戲》為題,報道了武漢工程大學環境與城市建設學院的孫家壽教授的近年來執著關注環保問題的感人事跡。
在政協第三次大會上,湖北晴川律師事務所主任殷勇委員作了《完善錯案追究制度,切實維護司法公正》的大會發言,建議實行法官裁判個人負責制,法制日報、楚天金報均作詳細報道。
針對武漢市及其周邊城市居高不下的房價問題,孫云蓮提交《關于抑制房價增長促進武漢市經濟健康發展的建議》,楚天金報對此予報道。
(民盟湖北省委員會汪洪興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