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協調還需加強,園區建設還需加速,管控力度還需加大”,6月22日,宜都市政協與該市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召開“長江岸線生態治理”專題協商會。會上,委員們直陳短板,踴躍建言,政府分管領導、部門負責人直面問題,積極回應。會議達成了將“長江岸線生態治理”打造為“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新載體等一系列協商共識。
“長江岸線生態治理”是宜都市政協本年度協商重點課題之一,4月份以來,該市政協組織30余名委員,與水利、林業等部門專家組成5個調研組,圍繞長江沿線生態修復及環境治理開展深入走訪與實地調查,搜集了大量一手資料,并圍繞“化工企業搬遷”“生態復綠”“碼頭規范化建設及崩岸治理”等焦點問題,形成“1個主題報告+5個子課題建言材料”的“干貨”帶上會場。
“化工企業搬遷資金困難、專班力量薄弱”,經貿界委員李家清首先發言,他建議充實轉型升級工作專班力量,爭取有關項目政策,完善搬遷前期準備工作。王小明委員則圍繞生態復綠推進實施情況,提出了加強苗木補植及管護,加大退耕力度等建議。來自環保局的委員劉永輝結合本職工作,就長江沿岸污水治理提出了“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及規范化建設、提升廢水深度處理水平”等改進舉措,委員們還就碼頭規范治理、堤岸崩岸及治理提出了針對性、專業化意見。宜都市生態辦主任黃興發從明確權責分工、建立協調機制、統籌多方規劃等方面,對委員們提出的5個方面、20多個問題進行了反饋。
“這次協商提出的問題準、對策明、建議實,市政府將認真研究吸納”,分管副市長龍頂泉表示,要明確牽頭部門,建立制度保障;整合資金項目,統籌治理資源;強化考核督查,形成長效機制,凝心聚力推進長江岸線生態治理工作。
宜都市政協主席宋化力希望全市政協委員持續關注長江生態保護,跟蹤建言治理工作,通過社情民意等多種履職方式,積極向上反映實施中的現實問題,爭取更高層次關注和更大范圍支持。
(宜都市政協 艾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