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陽新縣政協調查反映,當前正值春季工農業生產開門紅的關鍵時刻,而“貸款難”問題影響工農業生產,引起企業老板和農民群眾的不滿。希望省委、省政府采取緊急措施解決金融支持經濟發展問題。
一是企業貸款難。銀行實行苛刻的還貸政策,要求企業按時還貸,,有的企業只好到社會上高息搞“過橋”貸款,等過橋貸款到賬后,有的銀行以調查、審核之名拖遲貸款,有的不續貸,造成企業負債累累,并且無法開工生產。有的銀行擔保手續過多,使企業主苦不堪言。
二是貧困戶扶貧貸款難。農商行、農行等金融部門貸富不貸窮,要求貧困戶發展產業,貸款必須找公務員擔保,貧困戶一般都是農村弱勢群體,難以找到擔保人。有的要求以產業基地貸款或廠房貸款,銀行也不批準。眼看大好的春天已經到來,沒有貸款,怎么能發展產業呢?今年的脫貧目標怎么能實現呢?有的銀行服務跟不上,使貧困戶貸一筆款要跑十幾次。
三是“農轉非”現象嚴重。農行、農發行、農商行等金融機構,注重支持商業和服務業發展,輕視農業產業發展。鄉鎮金融機構把大量貸款投放于農民購買車輛,忽視種植業、養殖業和加工業發展。
建議省委、省政府采取緊急措施:
一是轉變作風。省政府牽頭整頓金融部門的工作作風,端正態度,轉變觀念,真心實意支持供給側改革和實體經濟發展,支持精準扶貧工作。
二是宣傳政策。金融部門要大張旗鼓宣傳信貸政策,不能搞暗箱操作,不能過度強調銀行經濟效益,要注重社會效益。
三是強化督查。省政府、省紀委要組織工作組,深入基層督辦,發現不作為、不擔當、不支持精準扶貧的銀行負責人,要采取處理措施,該撤職的撤職,該開除公職的開除公職,還社會群眾一個公道的說法。
(陽新縣政協委員 向能來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