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關于健全完善我區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體系的調查報告

2015-09-30 09:48:13  
字體大小:【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人員,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減免收費,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制度。司法救助是指人民法院在訴訟中,通過對當事人緩交、減交或免交訴訟費用的救濟措施,減輕或者免除經濟上確有困難的當事人的負擔,保證其能夠參加正常訴訟,維護其合法權益的法律制度。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雖然實施的主體機關不同,但受助對象相同,其目的都是維護司法公正、保障弱勢群體基本人權。新洲作為武漢市一個有著百萬人口而經濟發展又相對較緩的農業大區,要推進依法治區,必須高度重視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工作,建立和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體系。


    一、我區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工作開展的基本情況


    2014年,區委、區政府出臺《法治新洲建設綱要》,將法律援助作為重要內容,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據統計,2012年至2014年,我區辦理法律援助案件825件。2014年以來,此項工作力度加大,全年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343件,其中涉農案件75件,涉及金額800多萬元;共為老年人、殘疾人、低保戶等困難群體挽回經濟損失3200多萬元,開創了法律援助維權維穩工作的新局面:一是建立了法律援助組織網絡體系,形成了以區法律援助中心為龍頭、街鎮法律援助工作站為支點、社區法律援助點為輔的三級服務網絡。二是規范了法律援助行為,區司法局以文件形式下發了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程序、職責、質量等方面的要求。三是加強了法律援助的宣傳,由區司法局、新洲電視臺制作播放時長30分鐘的法律援助專題片,并向受援對象發放法律援助知識手冊,引導老百姓依法維權。四是擴大了法律援助的覆蓋面,從低保人群擴展至低收入人群以及勞務糾紛、工傷賠償等范圍。五是創新了工作機制,將法律援助作者信息在新洲報、問津網、司法行政網、新洲司法報集中公布,便于群眾選擇法律服務。


    司法救助方面,2012年至2014年間,區人民法院依據《最高人民法律關于對確有困難的當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規定》,辦理符合司法救助的案件94件,救助金額112.5萬元,基本保障了部分困難人員參加正常訴訟的權利,但僅限于訴訟費用的減免,救助范圍有限。


    二、我區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援助求助的對象范圍較窄、門檻較高。盡管法律援助的范圍在不斷擴大,但對農村困難群體的延伸仍然不夠。而司法救助方面,在審判、執行階段基本沒有適用,與被救助人的實際需求有很大差距。


    (二)援助救助的主體之間相互協作不夠緊密。存在個別基層法院不經過區法律援助中心直接將案件指派到律師事務所或司法所;個別法律援助單位一面代表當事人向法院申請司法救助,一面收取代理費等現象。


    (三)援助救助的對象信息不夠詳實。依靠村(社區)和街鎮提供的對象信息(包括證明)部分存在不真實、“送人情”現象。


    (四)專項資金嚴重不足。區財政撥付用于法律援助的經費每年只有20萬元,存在辦案經費不足、補貼標準過低,客觀上造成法援工作者積極性不高;司法救助經費也不足以支撐實際需求。


    (五)陣地硬件有待改善。街鎮法律服務站均依托基層司法所建立,條件較為簡陋,而區法律援助中心設在區司法局辦公樓下面約60平方米的地方,專職工作人員僅有3人,其設施條件和專業人員配備與我區的人口規模不配套。


    三、健全完善我區法律援助和司法求助體系的建議


    (一)擴大援救范圍,讓司法公正的陽光普照弱勢群體。要進一步推進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的擴面。法律援助的對象要重點關注農村和偏遠地區,傾向老年人、殘疾人、婦女、未成年人、農民工等群體。司法救助應著手從兩個方面拓展:一是對刑事案件中由于被害人死亡、傷殘或受到其他損害,其家庭或家屬確有困難,犯罪行為人又確無經濟賠償能力的,由政府給予被害人或其家屬適當經濟救助;對執行案件中申請人及其家庭生活確有困難,而被執行人又確無履行能力的,由政府對執行申請人給予一定經濟救助。司法救助資金的統籌安排應結合我區實際,重點向東部貧困地區傾斜。最終使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實現貧者必援、弱者必幫、殘者必助、應援盡援的目標。


    (二)建立告知制度,提高困難群體依法維權的意識。要充分尊重群眾的知情權,通過各種方式、各種媒介宣傳法律援助的基本政策,在村(居)務公開欄開辟法律援助專欄,提供法律服務熱線,讓困難群眾知情選擇法律服務、放心“打官司”。人民法院在當事人申請立案前將司法求助申請條件、救助內容、申請程序告知當事人,保證符合條件的對象在知情的前提下決定是否申請司法救助,以保障其合法權益。


    (三)完善審查程序,為真正需要的人提供援助救助。村(社區)、街鎮民政部門要核實掌握當地各類困難群眾的準確信息,在提供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證明時要真實準確,區法律援助中心在資格審查時既要嚴格把關,又要簡化程序,如對農民工申請支付勞動報酬和工傷賠償的,可以免除其經濟條件審查,加快辦得。人民法院要明確司法救助的審批權限和審批期限、當事人申請司法救助被駁回后的救濟途徑等,應改變現行法律中關于當事人不得單獨就人民法院關于訴訟費用的決定提出上訴的規定和救助程序一審局制度,允許當事人在司法救助被駁回后有適當合法的救濟途徑。


    (四)拓寬資金來源,切實解決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中財政投入不足的問題。一方面要視我區人口規模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足額配套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專項資金,視財力增長狀況逐年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具有一定的慈善性和公益性,可廣泛吸納社會資金,如從民政部門每年的慈善捐款中拿出一部分用于補充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資金的不足。


    (五)改善設施條件,推進法律援助規范化建設。鑒于區法律援助中心的場地設施,辦公條件遠不能適應工作需要,區政府應下決心考慮新建或調劑部分機構改革后閑置的辦公用務,建設新的法律援助中心,配齊硬件設施。同時加強法律援助服務隊伍建設,通過引進具有法律資格證書的法學專業人才、抽調基層骨干、配備法律援助專職律師等途徑,切實提高法律援助工作隊伍的素質,從而使我區的法律援助走上規范化,讓老百姓享受到優質的公共法律服務。


(武漢市新洲區政協提案委主任  余紅華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