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關于加強革命烈士紀念設施建設管理使用的建議

2015-09-02 17:51:41  
字體大小:【


    推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設、管理和使用,承載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信念的重要使命,既是一項文化工程,也是一項政治工程。革命烈士紀念設施,是弘揚烈士精神,緬懷烈士功績的重要場所,是培養公民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重要陣地,更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民族凝聚力,激發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強大精神力量的重要載體。

 

    一、武漢市新洲區革命烈士紀念設施基本情況

 

    新洲作為一個大別山革命老區,一處處遺址、一個個故事,連接起來就是一部生動的新洲文明史、革命史和發展史,在革命戰爭年代,全區有1863名英雄兒女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解放后,人民政府在烈士犧牲的地方建立了一批革命烈士紀念設施。新洲區現有革命烈士紀念設施主要是烈士陵園、紀念碑、烈士墓。2014年,區民政部門登記在冊的革命烈士陵園(紀念碑、烈士墓)17處,零散烈士紀念碑亭、塔祠、塑像524座。其中,林家大灣反抗日寇暴行紀念碑、鳳凰革命烈士陵園、將軍山革命根據地紀念碑、漲渡湖抗日根據地紀念碑、邾城“六·二六”慘案紀念碑等被列為全市第四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徐古革命烈士紀念碑、李紫蘇區革命烈士紀念碑、林家大灣反抗日寇暴行紀念碑等紀念設施已具備相當規模。每年清明節或其他大型紀念日,一些中小學校組織師生到紀念設施地舉行各種紀念活動,每年累計參加紀念活動人數約5萬人(次),在宣傳科學理論、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倡導科學精神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二、革命烈士紀念設施建設、管理、使用存在的問題

 

    (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簡單。大多數烈士陵園(紀念碑),只見空曠的廣場、墻院及碑塔,沒有展覽廳(室),烈士們的光輝事跡沒有詳細展出。極少數革命烈士紀念設施有少量的實物展覽,但忽略了歷史人物或事件所處風云變幻的時代背景,沒有把抗日戰爭、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大背景進行介紹,很多青少年在參觀時不能很好地置身其中,不能了解和體會英雄們的偉大貢獻,不能了解漲渡湖抗日根據地的來龍去脈。

 

    (二)紀念設施使用運行不完善。近年以來,區民政部門先后對全區烈士陵園(紀念碑)及零散烈士紀念碑亭、塔祠、塑像等進行了集中搶救保護修繕。但全區革命烈士紀念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主要是國家撥款。一般只在興建或維修時投入較大量的資金,隨后的建設、維護與日常管理通常沒有正常的經費來源。

 

    (三)革命烈士紀念設施管理缺位。大多數紀念設施無人管理。少數革命烈士紀念設施由兼職人員管理。林家大灣反抗日寇暴行紀念碑、李紫蘇區革命烈士紀念碑、鳳凰革命烈士陵園,分別由當地村干部和村民掌管鑰匙,有人來參觀時負責開門。徐古革命烈士紀念碑,由當地福利院工作人員兼職管理。兼職管理人員多是義務看管。一些革命烈士設施基地因管理不順,管理和服務水平、服務質量上不去。

 

    (四)革命烈士挖掘宣傳力度不大。全區有哪些革命烈士紀念設施,其位置、特色、舉辦活動等情況,都沒有很好地宣傳介紹,很多群眾包括一些機關干部不知我區革命烈士紀念設施布局和數量;有的人只是聽過革命烈士紀念設施名字,卻不知在我區的哪個方位,想前往參觀卻不知何路可達。所有革命烈士紀念設施沒有印制簡介一類的宣傳品。

 

    (五)接受教育的對象覆蓋面不廣。每年,只有青少年在特定的日期如清明、入團、入隊時,由學校組織前往革命烈士紀念設施基地開展拜祭、緬懷革命先烈活動,而單位組織或個人自發參觀緬懷的很少。

 

    三、發揮革命烈士紀念設施教育作用的建議

 

    (一)以革命烈士紀念設施為重點,建設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一些規模較大、史料豐富、管理較好的革命烈士紀念設施基地,應創造條件,集中財力和技術力量,努力將其建設成為區級重點教育基地,應建設展示廳(室),通過實物、照片、圖表、模型、繪畫、雕塑、場景模擬等多種形式,提高陳列展覽水平,并積極推選和評選一批省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二)建立區、街(鎮)對紀念設施建設和管理的正常財政投入機制。明確革命烈士紀念設施建設管理經費由區統籌,以街鎮投入為主。同時,各革命烈士紀念設施基地也可爭取企業和社會賢達人士的熱心捐助,多渠道籌措資金。對于已授牌的重點基地,可鼓勵志愿者擔任講解員,或由政府確定講解員。

 

    (三)發揮革命烈士紀念設施的教育宣傳作用。加強社會聯動,擴展教育層面。應抓住清明、六一、七一、十一以及國家烈士紀念日等各個富有紀念意義的節日,組織機關、社區、企業、部隊和學校受教育者舉行各種慶祝、紀念活動,把革命烈士紀念設施基地作為全民教育的重要場所,把革命烈士紀念設施辦成對廣大黨員、領導干部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場所,同時使活動內容走進社會,深入群眾之中。

 

    (四)加強革命烈士紀念設施的管理使用。完善管理體制,加強內部管理,制定和完善管理辦法,做到維修保護、日常管理經常化,在講解接待、參觀引導、提供資料等方面實行規范化服務。對一些無人管理的革命烈士紀念設施,應明確管理單位或安排管理人員。

 

    (五)積極挖掘、征集、搶救、保護和利用重要革命史料。通過走訪革命前輩、烈士遺屬、專家學者,整理出版名人傳記或回憶錄。地方報紙、廣播、電視和官網等媒體要及時報道革命烈士紀念設施基地開展活動的情況和效果。印制如《革命烈士紀念設施簡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巡禮》等宣傳書籍和小冊子,對各革命烈士紀念設施進行總體描述和展示。在政府網上建立一個紀念革命烈士的子網頁,加大宣傳力度,擴大社會影響,使其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網上基地。

 

     (武漢市新洲區政協委員  任楠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