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竹溪縣政協組織部分經濟界委員就“創新金融產品支持綠色經濟發展”與金融部門開展對口協商,為破解“融資難”建真言、獻實策。
委員協商指出,全縣金融部門緊緊圍繞“十堰綠色崛起示范縣”建設,以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重點,以金融服務“早春行”、“百企千村萬戶行”等活動為載體,大力實行綠色信貸政策,先后推出循環貸款、助保貸、創業貸、連連貸、牽手鄉村致富貸等多種信貸產品,有力推動了全縣綠色經濟快速發展,初步形成了茶葉、中藥材、干鮮果、魔芋等為主的綠色經濟體系。
委員在協商中直言不諱的指出了金融信貸需要改進的方面,諸如:金融產品單一,手續繁瑣,農村種養植大戶貸款比較困難;中小企業抵押資產不足,信貸擔保落實難;新型市場主體處于發育階段,短期融資仍然困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業審批程序繁雜,金融部門推行信貸工作面臨諸多困難。
為此,委員建議:
(一)制定并完善扶持農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政策措施。建議政府建立長期而有效的獎補機制,逐步增加專項預算資金;按照稅法要求,落實農業經營主體在生產經營中的稅收減免政策;大力推動農村農業保險業務的發展,對農民發展農業提供一定的保障,轉移和減少農業貸款風險,降低銀行發放支農貸款的風險。
(二)認真落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辦行制度,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各涉農銀行要根據經政府主管部門確認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四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名錄,積極主動與其進行對接,確立穩定的主辦行關系,對口開展金融服務,幫助其在財務指標、運營管理等方面盡快達到授信條件,加大信貸支持力度。
(三)推動金融扶貧信貸產品創新,緩解“貸款難”。金融部門要加大中小企業信貸扶持力度,在擴大抵押、放寬期限、放大倍數上找出路,在應收賬款、房產、土地、山林權證、機械設備、原材料及庫存商品等物資上尋求新的抵押方式,推出“一企一策”的信貸產品。各銀行要結合本縣域資源稟賦、產業特色和發展重點,大力推行“互惠貸”、“助保貸”、“創業貸”、“牽手鄉村致富貸”、“富路通”、“綠滿園”、“扶貧貸”等多種扶貧信貸產品,為縣域經濟發展開辟“綠色通道”。
(四)加快推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步伐。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出臺相關辦法,明確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抵押登記機關,確定產權評估機構,統一的農村土地產權評估和合理的收費標準等。以盡快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管理制度改革為契機,建立統一、規范、透明的流轉、處置制度,使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資產能規范、方便地進行抵押、流轉和處置。
(竹溪縣政協 李章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