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見忍 委員
黃梅禪宗文化資源是湖北的一塊尚未精心雕琢、開發利用的人文瑰寶。省委書記李鴻忠同志2011年初視察黃梅時作出了“弘揚禪文化、打造大品牌”的指示,要求以大別山旅游開發為契機,加快發展以禪文化為特色的生態文化旅游產業,使之成為在湖北乃至全國叫得響的旅游品牌。省政協主席楊松同志2011年底視察黃梅時也提出,挖掘禪宗文化資源,服務湖北跨越發展。“黃梅禪宗文化”已被評為“靈秀湖北”十大旅游新秀之一。黃梅禪宗文化的開發利用必將對湖北建設文化強省、構建和諧社會、實現跨越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黃梅禪宗文化的開發利用已經具備相應條件
一是全面貫徹落實宗教政策,加強了禪宗文化研修場所建設。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宗教界大力加強了佛教寺廟古跡的修繕和重建工作,四祖寺、五祖寺、老祖寺、妙樂寺等一批佛教寺廟古跡得到有效的保護和復建,一批禪宗文化研修場所得以恢復或興建,為弘揚禪宗文化提供了必要的實踐基地。
二是全力引進禪學領軍人才,鞏固了黃梅禪宗發源地的地位。先后禮請本煥、昌明、凈慧、妙樂等大德高僧任四祖寺、五祖寺、妙樂寺方丈,駐錫黃梅弘法傳禪。同時積極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楊曾文、黃夏年、魏道儒等在禪學界極具影響力的專家學者來湖北參禪講學,提升了黃梅禪宗文化的知名度,為把禪宗優秀文化打造成為湖北特色文化品牌、提高湖北文化軟實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
三是積極開展禪文化研修活動,推進了禪文化的傳承和創新。黃梅縣成立了“黃梅禪宗文化研究會”、“黃梅縣佛教協會”,均為研究、傳承和發展禪宗文化的社團組織。同時,定期舉辦禪文化研修活動,每年舉辦黃梅禪宗文化高峰論壇,四祖寺每年舉辦“禪文化夏令營”,形成了“寺院自主修禪、機構引導辦禪、信眾積極參禪”的禪文化研修格局。
四是推動禪宗文化與旅游相結合,著力打造中國禪文化旅游區。黃梅大力加強禪宗文化與旅游產業協調互動,著力打造以五祖寺禪宗文化旅游風景區為核心的中國禪文化旅游區,初步形成“東有五祖、南有妙樂、西有四祖、北有老祖”的禪宗文化旅游格局。目前,五祖寺禪宗文化旅游風景區正在加緊建設、初具規模,禪宗文化的旅游價值得到不斷開發。
五是充分發揮禪文化積極作用,引導禪宗文化融入和諧社會建設。在保護禪文化愛好者宗教信仰自由合法權益的同時,積極引導和鼓勵他們在不同領域、不同崗位上遵紀守法,誠實勞動,積極奉獻,使他們成為既是禪文化的信仰者,又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既是宗教的好信徒,又是社會的好公民。同時積極引導信教群眾愛國愛教遵守社會公德,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使禪宗文化倫理觀與社會主義道德觀相符合。
二、打造湖北特色禪宗文化品牌任重道遠
由于我省禪宗文化開發利用起步較晚,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最突出的問題是認識不夠、宣傳不力,沒有體現“禪宗圣地”、“禪宗祖庭”的品牌特色。禪宗祖庭遺址開發品位較低,在遺址開發和恢復建設過程中,忽略了禪宗文化內涵的挖掘與展示。目前建成的四祖寺和五祖寺雖具一定規模,但將其作為湖北重點景區景點宣傳力度不夠。雖然這些景點每年都接待了不少國內外佛教朝山香客,但由于交通、住宿、飲食、購物、導游等接待能力弱,以及線路安排不當等原因,沒有實現從香客到游客的角色轉換,導致接待禪宗文化旅游團隊收入較少,禪宗優秀文化對旅游產業的拉動效應遠遠沒有發揮出來,更沒有形成獨具湖北特色的禪宗文化旅游品牌。同時,以現有的投資方式和財政支持難以做大做強禪宗文化旅游產業,落實李鴻忠書記“弘揚禪文化、打造大品牌”的指示任重道遠。
三、打造湖北特色禪宗文化品牌的幾點建議
一是建議省政府將“世界禪宗文化研修中心”項目列入全省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重點工程。禪宗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落實李鴻忠書記“弘揚禪文化、打造大品牌”的指示精神,建議在黃梅北部山區(暨中山寺)建設“世界禪宗文化研修中心”,進一步加強對禪宗文化中的優秀思想與文化精華的挖掘整理、開發傳承和創新發展工作,更好地服務文化強省建設。這也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提出的“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文化繁榮發展中的積極作用”的重要體現。
二是建議省政府將“中國禪宗文化旅游區”項目列為湖北省旅游開發重點項目并給予扶持。近年來黃梅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仍擠出近5000萬元資金用于禪宗文化旅游區建設,但僅靠黃梅打造中國禪宗文化旅游區是遠遠不夠的。從外省看,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旅游業發展均得到本省政府和旅游局在發展規劃、項目設計、金融支持、稅費優惠等方面的大力扶持。為此,建議省政府將“黃梅禪宗文化”列為全省旅游開發重點項目,制定發展規劃,在項目設計、景點布局、資金扶持、稅收優惠等方面予以重點扶持,著力打造“中國禪宗文化旅游區”。
三是建議省政府大力支持中國禪宗文化旅游區“旅游暢通工程”建設。黃梅禪宗文化旅游資源十分豐富,但布局分散,目前尚未形成旅游環線公路網,致使四祖寺、五祖寺、老祖寺、江心寺、妙樂寺和正在恢復建設的中山寺、挪步園、龍感湖濕地等景區難以整合,影響了中國禪宗文化旅游區的整體打造。建議省政府盡快規劃黃黃高速至五祖寺高等級公路連接線(全長20公里),實現從滬渝、福銀高速到中國禪宗文化旅游區的高速公路直通。同時,加快規劃和建設中國禪宗文化旅游區內部旅游路網(“十二五”期間需建設旅游專線公路190公里),打造旅游暢通工程,拓展游客旅游時空。
四是建議進一步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對五祖寺旅游風景區的領導。建議盡快成立五祖寺旅游風景區管理委員會,管委會按副縣級單位配備,以進一步加強對中國禪宗文化旅游區開發建設的組織、協調、指導和推進工作。在未來條件可能的情況下,建立將五祖寺旅游風景區管理委員會升格為正縣級的“中國禪宗文化旅游特區”,賦予其與武當山特區管理委員會的同等職能,并允許其享受與武當山道教文化旅游開發同等待遇的政策支持、項目支持、資金支持和土地供應支持,著力構建獨具湖北特色的“東禪西道”文化旅游新格局。
發言人單位及職務(職稱):省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省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黃梅五祖寺方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