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進一步優化環境  掀起新一輪民營經濟發展熱潮

2014-09-15 00:58:30  
字體大小:【

 

湖北省工商聯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我省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得到較大改善,有力地推動了民營經濟的發展。2011年上半年,全省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4484.85億元,占全省GDP的比重為52.3%,比去年同期增加1134.72億元,增長29.0%,增速提高了6.9個百分點。在2011年8月公布的全國民營經濟500強中,我省17家民營企業榜上有名,在中部六省中上榜企業數排名第一位,在全國31個省市中排名第八位,民營經濟已成為推動湖北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力量,顯示出強大生命力與活力。但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我省民營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還有諸多不盡人意之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民營經濟的發展速度和發展規模。

    1、思想解放不夠,認識有待提高。一是政策宣傳、落實不到位,有些涉及民營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企業看不到、不了解,不能全面享受優惠政策。二是社會對民營企業在認識上還有偏見,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在某些方面還不能夠享有與國有企業同等的待遇。

     2、融資困難加大,制約企業發展。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中小企業融資問題,中小企業信貸融資的內外部環境逐步改善。但一方面,由于中小企業貸款增速較快,以及中小企業的迅速增長、轉型升級,加大了資金需求;原材料價格和勞動力成本上升,也加大了企業流動資金需求,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另一方面,銀行競相爭奪大企業、“好客戶”,對中小企業重視不夠,商業銀行為了控制信貸風險,將信貸管理權限上收,基層銀行只有少量貸款權限,減少了中小企業獲得貸款的機會。加上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條件苛刻、程序復雜、時間長,不能適應中小企業“時間急、頻率高、金額小”的信貸資金需求,至使大多數中小企業不能及時獲得貸款的支持,資金短缺依然是企業發展的瓶頸。

    3、服務意識不強,服務措施不力。一是政府的服務體系尚不健全,服務措施實用性、針對性不強。二是少數職能部門角色轉變不夠,服務意識不強,重管理、輕服務,甚至以罰代管的現象仍然存在。三是少數職能部門行政執法仍存在不作為或亂作為的現象,影響了民營企業的生產經營,挫傷了民營企業的積極性。四是行政審批名目仍然過多,手續過繁,效率過低,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省委書記李鴻忠同志在2011年度全省民營企業家代表座談會上強調,各級黨委、政府要樹立“與時俱進”的服務意識,進一步轉變觀念和職能,改進、完善、加強服務。在服務手段、服務內容、服務方式上要解放思想、大膽創新,探索建立“集成式服務”機制,盡可能簡化程序、提高效率。李鴻忠書記強調,省政府及各相關部門要認真研究企業家代表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有針對性地拿出切實有效的辦法和措施,竭盡全力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服務與促進民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民營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需要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寬松有利的政策環境、包容開放的文化環境以及健全規范的人才環境。為深入貫徹落實好李鴻忠書記的講話精神,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促進全省民營經濟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我們建議:

    1、切實提高認識,優化發展軟環境。切實提高對發展民營經濟的認識,大力營造全社會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各級黨委、政府要充分認識抓民營經濟就是抓轉型、抓跨越,就是抓就業、抓增收,就是抓民生、抓和諧,形成廣泛共識,突破各種束縛,放手、放膽發展民營經濟;在全社會大力宣傳,讓“產業第一,企業家老大”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親商、利商、留商、暖商、敬商、懂商、悅商”的社會氛圍,營造理解、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社會大環境。建立領導干部聯系民營企業、與企業家交朋友的相關制度,搭建民營企業與政府部門溝通交流的平臺,最快捷、最高效地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難題。

    2、多措并舉緩解融資難,為中小企業發展輸血。一是認真落實并完善對小微企業貸款的差異化金融監管政策。對符合有關條件的小企業貸款進行專項考核,提高對小企業不良貸款比率的容忍度。二是充分發揮小額貸款公司等小型金融機構機制靈活、信息對稱、交易成本低、融資效率高的優勢,拓寬融資渠道。三是明確將小微企業作為重點支持對象,支持專為小微企業提供服務的金融機構。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符合產業政策的小微企業、“三農”等薄弱環節的信貸投放,進一步提高貨幣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四是大力推進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根據地域和中小企業特點,建設中小企業信用體系試驗區,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檔案,搭建信用信息平臺,提高企業誠信意識,為中小企業信貸融資創造基礎條件。五是支持行業商會、異地商會等民間組織開展民間組織行業貸款聯保服務,以會員基金和商(協)會集體信用為最終擔保人,與金融機構簽訂貸款協議解決小微企業的資金周轉困難。六是充分利用香港等國內外融資平臺為中小企業融資。中央把香港明確定位為中國的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香港的國際金融地位更加突出,融資作用十分明顯。內地企業到香港進行融資的形式很多,比如:上市、銀行貸款、引進戰略投資者、與香港的企業共同合作等,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對企業到香港融資進行培訓、組織、指導,使其順利快捷地實現融資。

    3、加大財稅扶持力度,為企業減負開源。一是建議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逐年擴大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規模,明確專門用于中小企業的具體比例。二是改善財政資金的使用和管理,調整財政資金的使用結構,通過“政府支持中介、中介服務企業”的間接方式,擴大中小企業的受惠面。三是明確政府采購中小企業產品或服務的具體比例,降低注冊資本、資產規模等門檻條件,幫助中小企業開拓市場。四是允許采用核定征收的小型微型企業也能享受稅收優惠,細分小型微利企業稅率優惠幅度,著力落實并長期實行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五是堅決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費,探索改革社會保險費繳納體系,適當降低小型微型企業社會保險費率。六是加強對創業初期小型微型企業的財稅扶持,免除開辦過程中的各種行政事業性收費,并在一定期限內免征企業所得稅。

    4、創新服務形式與內容,與時俱進為企業服務。一是強化各級政府部門的服務意識,在全省上下進一步營造“重商文化”氛圍,讓“寧愿政府麻煩、不讓企業費事”和尊重勞動、尊重創造、尊重企業家的理念深入人心,營造有利于企業發展的政務環境。二是切實簡化審批程序,提高服務效率。改進審批方式,實行一站式辦結制,公開承諾辦結時限。依法清理和調整阻礙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發展的行政審批事項,積極借助網上審批管理系統和電子監察系統,強化對行政審批事項的實時監控,提高審批效能。三是營造規范健全的人才環境,為企業引進人才、使用人才服務。出臺相關政策,對企業培養人才、引進人才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鼓勵企業大膽引進高科技人才和高級管理人才。對高薪聘用人才的企業給予獎勵,使企業在使用人才上能引得來、留得住,為企業發展壯大凝聚軟實力。

    我們堅信,只要全省上下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根據民營經濟發展的需要,不斷創新服務方式,切實提高服務效能,促進民營企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一定能夠掀起我省新一輪民營經濟發展的熱潮,為推進全省經濟社會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為構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作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