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關于武漢城市圈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體制機制創新的調查與建議

2014-09-15 00:54:11  
字體大小:【


湖北省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致公黨湖北省委員會

  
  4月9日至11日,省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致公黨湖北省委員會聯合組成調研組,赴黃岡市就“武漢城市圈在‘兩型社會’建設中如何創新建立有利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體制機制”進行了調研。期間,調研組召開了專題座談會,聽取了黃岡市政府有關情況介紹,市委政研室、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農辦、市國土資源局、市招商局、市發改委等單位負責人分別就有關問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黃岡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成績及主要問題

  黃岡市位于武漢城市圈東北部,2007年,其國土面積、常住人口和GDP占整個城市圈的30.17%、22.41%和8.53%,分列城市圈九個城市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位,是一個典型的人口多、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目前正處在工業化初期階段的城市。作為武漢城市圈的一員,黃岡在“創新建立有利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體制機制”上比圈內其他城市更迫切。近些年,他們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第一,引導投資方向,著力打好特色牌。黃岡市提出,到“十一五”期末,把黃岡建成武漢城市圈的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區、現代制造業協作配套區。在具體實施中,他們又把產業分為兩大類,引導投資方向,促進了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第一類是本地具有優勢、又符合城市圈總體規劃的產業如食品飲料產業,爭當主角。為此,近些年把招商引資的重點投向該行業,先后引進了娃哈哈純凈水、匯源果汁、太子奶、伊利等國內知名企業。為了確保該產業又好又快地發展成為全國性生產基地,黃岡市在金融、土地、稅收等方面給予多重優惠,這又為進一步吸引同類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第二類是承接產業轉移的項目,甘當配角。近幾年,針對發達國家和沿海省市產業轉移的趨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他們以工業園為載體,主動承接,突出輕紡、汽車零配件、中藥材、建材等重點產業,以此來改造、提升本地的傳統產業,延伸本地或整個城市圈產業鏈和價值鏈,增創產業發展新優勢。他們突出農業特色,建好基地。在武漢城市圈中,“農”字是黃岡的特色和優勢。與圈內其他城市相比,黃岡的面積最大、農業人口最多、農業資源豐富,農業規模第一。近幾年,黃岡金融、財政、稅收、農業等部門抓住武漢城市圈建設的機遇,支持農業做好面向武漢和整個城市圈“吃喝”的文章,大力發展純天然、無公害特色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延伸農業產業鏈,努力把黃岡建成武漢城市圈重要的“米袋子”、“油罐子”和“菜籃子”。據統計,目前,黃岡已建成的特色農業基地面積達8715萬畝,糧油優質率達85%以上。

  第二,發展、壯大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其做法一是首先重點發展、壯大本地的龍頭企業。黃岡經濟水平較低,規模以上企業數量不多,能在城市圈內叫得響的龍頭企業更是屈指可數。因此,在發展經濟、優化產業結構過程中,十分注重發揮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本地企業優勢,把它們作為優化產業結構、延伸產業鏈的抓手。二是把引進城市圈范圍內的龍頭企業或發展與其配套的相關產業作為優先發展方向。如在建材工業方面,黃岡重點引進了華新水泥、亞東水泥等知名企業,并鼓勵它們整合本地建材資源,帶動全市整個行業上規模、上檔次,從而提升產業結構。三是引進國內知名企業,重組、改造那些一度輝煌但目前處境困難的企業。

  第三,鼓勵資源綜合利用,扶持“兩型”產業發展。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是中央賦予武漢城市圈進行綜合改革配套改革的重要內容和切入點,黃岡對這類企業落實了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僅2007年,黃岡市國稅局就對華新水泥等3戶利用廢渣生產的水泥、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為原料的綜合利用產品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1217萬元;對祥云集團等4戶企業申報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的項目及時受理審核,上報審批;對37戶廢舊物資回收企業減免增值稅22 546萬元。

  另一方面,我們在調研中也發現了一些存在的問題。這主要表現為:
  一是互動共贏的聯合協作機制虛多實少,成效不大。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有別于傳統模式,其經濟發展速度和能量釋放的強度取決于圈內各城市的認同程度和體制機制創新進展。近幾年來,黃岡市雖然在規劃、產業、市場、交通、項目、信息、政策和服務等八個方面與圈內其他城市特別是中心城市武漢開展對話、溝通,取得了一些進展,但總體上看虛多實少,成效不大。
  二是未能做足定位文章。在《武漢城市圈總體規劃》中,黃岡市定位于綠色農、林、水產品及特色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基地,輕紡、機電、中藥材等生產基地。在調研中我們發現,部分同志對這一定位不太滿意,認為限制了黃岡市工業的發展。其實,這是一個科學的定位,它可以充分發揮其資源、勞動力和產業基礎的比較優勢。如果能準確把握,并且在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深加工上做足文章,經濟發展水平就可以提高一大截。
  三是城市圈內產業轉移沒有大突破。黃岡市近幾年招商引資重大項目達20余個,主要來自海外和東部沿海地區,而來自武漢市的僅一項。其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因為經濟管理體制沒有取得重大突破。

  二、推動武漢城市圈建立有利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體制機制的建議

  建議一:建立有利于促進產業合理分工布局的體制機制
  一是科學定位,充分發展。武漢城市圈在建設“兩型社會”過程中,在制定產業發展規劃時,應當科學合理地確定城市圈的支柱產業、主要產業鏈以及各城市在該規劃中優勢產業和優先發展行業。各城市則應當嚴格按照規劃執行。如黃岡市、孝感市、咸寧市經濟發展水平較低,但土地、勞動力資源豐富,其產業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就應當是在土地流轉體制、規模化經營、商品農業基地建設等方面,并在此基礎上重點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輕紡工業。其實,農業及農副產品加工前途遠大,美國、西歐農業發達,河南漯河雙匯集團成為全國最大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都是很好的例子。
  二是多方扶持,形成機制。現在,農業仍然是弱勢產業,這就要求城市圈在資金、技術和市場等方面對農業給予多方面的扶持,同時創立“工業反哺農業,中心城市支持周邊市縣”的機制。如讓武煙、武商等龍頭企業投資建設基地,提供優質品種,在生產過程中提供技術援助,幫助農產品進入其營銷渠道。
  三是集群式發展,提高整體競爭力。武漢市和黃石市工業比較發達,但環境污染嚴重、土地和勞動力成本高,客觀上需要把那些資源消耗大、勞動力密集型、農產品加工型項目盡量布局在周邊城市。大型企業的總部、研發中心、營銷中心應布局在中心城市,而其生產基地、原材料基地則應廣泛分布在城市圈范圍之內,從而形成點線面結合、主輔配套、優勢互補、產業上下游聯系密切、各方面積極性高的局面。

  建議二:建立“合理流動、利益共享”的產業補償機制
  一是稅收補償,整合產業鏈。而在現行的經濟管理體制條件下,一個城市內部的產業協調、整合、優化、升級難度都相當大,整個城市圈的難度就可想而知。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就是要盡快建立“合理流動、利益共享”的產業補償機制,使得各地都能從產業整合、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過程中獲得相應的經濟利益。具體地說,就是依據武漢城市圈產業一體化的要求,采取“政策推動、市場選擇”的辦法,鼓勵城市圈內的優勢企業優先整合圈內的相關企業,打造具有全國影響的知名企業和優勢產業,對產業整合過程中產業轉移、放棄的一方給予一定期限的稅收補償。整合全省煙草行業從而實現我省煙草行業跨越式發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對位于武漢中心城區老企業搬遷到圈內其他城市的企業,其他城市大企業總部搬遷到武漢,都可以采取同樣的辦法進行。
  二是合理定價,多種要素參與分配。目前,武漢城市圈新項目之所以大多愿意布局在中心城市,重要原因之一是各種生產要素定價不合理,如中心城市的郊區的土地價格常常比其他城市便宜、污染物處理費用相近。如果這些要素科學定價,并且讓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相信可以形成合理流動的狀況。如鄂州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就探索出了“總部在漢,生產在葛”、“主導在漢,配套在葛”、“銷售在漢,基地在葛”、“研發在漢,中試生產在葛”等多種模式。

  建議三:設立按市場方式運作、政府先期投入、資金來源多元化的“武漢城市圈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引導基金”
  政府先期投入由省、城市圈九城市(按經濟實力)財政部門、國資委共同出資,最終規模在10億元左右。該基金不以贏利為目的,通過“四兩撥千斤”的放大效應,支持圈內城市支柱產業、延伸產業鏈項目發展壯大。引導基金合作的對象,重點是吸引國內外投資業績突出、基金募集能力強、管理經驗成熟、網絡資源豐富的品牌投資企業和金融企業;引導基金重點引導創業投資企業投資有利于幫助提升產業結構的中小型企業。基金管委會辦公室可考慮設在省發改委。為保證引導基金安全運行,基金管委會應選擇一家商業銀行作為引導基金的第三方資金托管銀行,負責對引導基金投資區域、投資比例、資金使用等進行動態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