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加強清江水環境保護迫在眉睫

2014-09-15 00:53:39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 class="font01">大


九三學社湖北省委員會


    一、清江宜昌段基本情況
    清江發源于湖北省利川市齊岳山,至西向東蜿蜒流經恩施、宣恩、建始、巴東、長陽等縣(市),在宜都市境內注入長江。清江橫貫長陽全境,流程148公里,流域經過全縣7個鄉鎮。宜都段位于清江下游,流程41公里,流域面積1179平方公里。清江屬山溪性河流,集流快,落差大,洪峰暴漲陡落,比較尖瘦,歷年最高水位53.902m、最低水位35.9m、平均水位40.78m;歷年最大流量189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32.4立方米/秒、平均流量464立方米/秒。年均輸沙率232kg/s。

    二、清江流域宜都、長陽段水環境現狀
    1、水質監測情況。2007年9月,宜昌市對清江從入長陽境處開始到清江匯入長江處止開展全面監測。從監測結果分析,清江宜昌段從隔河巖壩下到高壩洲壩上,水體水質中PH、非離子氨、總磷、高錳酸鹽等指標呈上升趨勢;宜都境內鄢沱、青林寺、高壩洲上等網箱養殖集中處三個斷面PH、高錳酸鹽超過Ⅱ類水質標準,總氮、總磷濃度明顯高于其它斷面,說明監測區域水體為典型的有機污染型,有較嚴重的富營養化趨向,且溶解氧呈過飽和狀態,說明藻類及水生植物較多,在一定條件下極易發生水華現象。

    2、清江流域長陽段污染源情況。隔河巖庫區目前仍是以農業為主的農村生態系統,流域內對水環境的主要污染來自于礦山開采、生活污水、旅游、網箱養殖及流域面源的污染。高壩洲庫區集中了流域的縣城、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宜萬鐵路、滬蓉高速、天然氣管道等)和工業源。工業廢水和城鎮生活污水、網箱養殖及水土流失是該庫區的最主要污染源。(1)工業污染源。截至2006年底,清江流域長陽段沿岸規模內工企業19家,工業用水總量為2189.1萬噸,工業廢水排放量為443.3萬噸。與2000年相比較,廢水排放量和其中的污染物含量有較大幅度降低。(2)生活污水、鄉鎮垃圾。根據長陽城鎮居民用水量調查,目前清江流域長陽段干、支流直接入河的入口(部分支流亦視為排污口)共有40多個,長陽縣域城鎮生活污水年總排放量為438萬噸,經簡易化糞池無動力處理設施后排入清江。其中縣城龍舟坪段生活污水年排放量近300萬噸,約占縣域生活污染源排污總量的70%。(3)網箱養殖。清江流域長陽段共有網箱養殖戶501戶,養殖從業人員1500多人(多數為庫區移民戶),網箱6800多口,205畝。每生產一公斤魚將向庫區輸入氨氮0.045kg、總氮0.075kg、總磷0.018kg。2006年養魚產量為8585噸,考慮到輸入的營養物質有一部分被庫區自然生存的魚類和其它水生生物吸收,污染物排放量以輸入量的50%計,漁業養殖排放的氨氮193.16噸、總氮321.94噸、總磷77.26噸。(4)面源污染。參照三峽庫區實測單位面積農田地表徑流污染物產生量,經計算得出長陽縣域農田地表徑流輸入水體的污染物量為:化學需氧量1117.23t/a、總氮404.57t/a、總磷47.14t/a。城鎮地表徑流采用單位負荷法確定污染負荷??h域現有城鎮面積約3.5km2,由城鎮地表徑流產生的污染物量為:化學需氧量307.43t/a、總氮20.22t/a、總磷5.20t/a。以上兩類地表徑流合計污染物總量為:化學需氧量1424.66t/a、總氮424.79t/a、總磷52.34t/a。(5)旅游。長陽境內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按保守數字年接待游客80萬人次來計算。以每人次產生污水150L計,年排放污水12萬噸,年排放化學需氧量36.0噸、氨氮2.16噸、總氮3.60噸、總磷0.72噸。
   
    3、清江流域宜都段污染源情況。(1)工業污染源。有一家工業企業年排放工業廢水(含生活污水)31萬噸,其中COD21.4噸、氨氮0.084噸。(2)網箱養殖。清江流域宜都段共有網箱6500只,年產量7000噸,年消耗魚餌料12000噸,漁業養殖排放的氨氮157.5噸、總氮262.5噸、總磷63噸。(3)旅游及居民污染源。清江流域宜都段庫邊集鎮約有居民7千多人,建有部分旅游度假中心及賓館。根據2007年統計數據,全市人均生活用水量為184升/日,農村生活用水按其80%計,排水量按其80%計,清江流域宜都段庫邊生活污水日排放量約為824噸,年排生活污水約30萬噸。

    三、清江宜昌段水環境存在的問題
    根據現場調查和監測結果分析,清江宜昌段水體隨著清江水布埡─隔河巖─高壩洲電站梯級開發,多級水壩造成阻隔,使清江庫區水流變緩,水體交換能力變弱,自凈功能下降,加之流域內工業污染、農村面源污染,城鎮生活、垃圾污染及水產養殖和旅游發展,使得庫區內水質總體趨勢從隔河巖壩下到高壩洲壩上呈逐漸變差,且有較嚴重的富營養化趨向,在一定條件下極易發生水華現象。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清江水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尚未建立。清江流域為跨界流域,但至今未立法保護,也未制定流域性水污染防治規劃,各地在開發、利用清江水資源過程中,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工作各自為戰,缺乏統一規劃與監督管理。
    2、清江流域環境保護投入渠道不多、資金不足,環境保護基礎設施能力建設嚴重滯后。
    3、清江流域環境監測體系尚待完善,環境執法能力亟待加強。

    四、建議
    1、強化立法保護,建立清江水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一是建議省政府擬定發布清江流域環境保護的管理辦法或條例,做到依法管理。二是跨界流域的水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工作具有長期性和艱巨性,建議省政府盡快研究制訂《清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使之成為清江水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據。將清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標、任務和措施納入流域內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并分解落實到企業,實行年度目標管理,定期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布。
    2、建立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按照“誰投資、誰受益,誰損害、誰治理”的原則,明確清江流域水電開發單位湖北清江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環境保護責任和義務。一是合理調度水庫庫容,水庫蓄水要確保庫區的環境容量和自凈能力;二是建議省政府建立清江流域開發生態環境補償機制;三是積極爭取流域污染治理的國債資金和上級補助資金。
    3、加大環境執法力度。要嚴格執行清江流域內新建項目環評審批和環境準入,嚴格督察項目“三同時”執行情況;進一步加強對清江及其支流沿江企業的環境監管,加大對企業環保治理設施的巡查和抽測,督促企業正常運行環保設施,確保污水達標排放,對通過治理仍然達不到環保要求的,堅決予以關停。同時加強清江流域環境監測體系和環境執法能力建設,特別是縣級環保部門的能力建設,確保機構到位、人員到位、經費到位。
    4、加大清江流域環境保護宣傳力度,積極應對城鄉生活污染和農村點源、面源污染。(1)治理沿江污染源,不僅工業污染源要得到有效治理,還要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積極發展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宣傳推廣使用高效、低毒和低殘留農藥,防止不合理使用化肥、農藥、農膜和超標污灌帶來的污染。(2)縣(市)政府要加大禽畜養殖和水產養殖污染防治力度,制定規模化禽畜養殖場分期分批實現達標排放的實施計劃。長陽縣、宜都市對境內清江流域的網箱養殖進行徹底清理和集中整治,對庫區水產養殖進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嚴格控制發展規模。(3)沿江生活污染源也要同步得到治理,長陽、宜都縣(市)政府應加快沿江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建設,努力減少清江污染負荷。

    鑒于高壩洲庫區清江水質總氮、總磷等指標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III類水質標準,建議宜都市政府更換漹家沱村水廠水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