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中 委員
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近年來,我省緊緊抓住發展第一要務,努力培植民營經濟生長點,民營經濟呈現出規模壯大、質量提高、發展較快的可喜局面。在看到民營經濟呈現良好發展態勢的同時,我們應清醒地看到民營經濟發展中的不利因素。我省民營經濟為什么難以突出重圍,普遍不大不強,我想除了民營企業自身的經營觀念、經營管理和綜合素質影響民營企業的發展外,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民營企業的發展受到了經濟環境的制約和阻礙。不良的經濟環境束縛了民營企業家的手腳,圍困了民營企業的發展。經濟環境是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復雜體系,如何營造良好的經濟環境,保障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我認為必須從以下四個方面加強:
(一)營造優惠的政策環境
民營經濟要發展壯大,最重要的是要有政策法規作保障。近年來,黨和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保護和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使得民營經濟在國家的優惠政策環境下蓬勃發展。但是,在我省一些地方,民營企業并沒有真正享受到黨和國家的政策優惠。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對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缺乏正確的認識,存在民營企業低人一等的歧視觀念,因此,在貫徹執行黨和國家對民營企業的政策過程中走了樣、變了形。諸如在融資、稅收、用地和外貿等方面不能與國有企業一視同仁、一樣對待;在投資領域,沒有在政策規定的許可范圍內向民營資本開放;在手續上,沒有盡量減少前置審批環節,降低準入門檻;在注冊資本、科技股比例和名稱登記等方面沒有進一步放寬限制。這些違背政策的捆綁性作法,阻礙了民營企業發展,以致我省民營企業不大不強不新。故此,我認為各級黨委政府,一是要大力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準確、全面、深刻地理解黨和國家對民營企業的保護和扶持政策。二是要結合本地實際,用活用足國家政策,通過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策”的辦法扶持民營企業,最大限度地讓民營企業享受到國家政策的優惠。三是要全面清理、廢止違背國家政策的“土政策”,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我行我素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嚴格追查、嚴肅處理,以保證國家政策的落實和政令的暢通,確保民營企業在寬松的政策環境下健康發展。
(二)營造優質的服務環境
民營經濟要發展必須要有適宜發展的服務環境。政府從市場主體的位置退出后,成了市場經濟秩序的維護者、服務者。全心全意為民營企業服務是各級政府的神圣職責與義務。當前一些政府職能部門的中心意識、服務意識淡化,對民營企業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問題十分突出,主要表現在:一是“三亂”和變相“三亂”現象不僅出現抬頭,且有蔓延之勢,有的部門受經濟利益的驅動,為了小團體的利益,置國家的政策于不顧,對民營企業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不給錢不辦事,給了錢亂辦事”,使得企業不堪重負,無所適從。二是態度蠻橫,對民營企業采取卡、壓、打,有的職能部門借口履行公務,動不動對民營企業這檢查那檢查,總挑暗處下手找岔子,發現問題不是積極想辦法解決,幫企業排憂解難,而是把本部門的違規文件當作尚方寶劍,動不動就關門封庫,逼得企業走投無路,關閉停產。
民營企業要生存發展,必須改善目前生存發展的服務環境。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要牢固樹立依法行政的觀念,樹立全心全意為民營企業服務的思想,做到依法行政,文明行政,和諧行政,為民營企業提供一流的服務水平。首先,要從治理“三亂”入手,對“三亂”行為決不姑息遷就,堅決查處。其次,職能部門對企業違規要實行處罰預警制,堅持宣傳在先,教育從嚴,處罰從寬的原則,盡量不動企業的“筋骨”,不傷企業的“元氣”。同時,要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監督作用,對職能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服務質量進行監督檢查、評議考核,切實為民營企業營造優質的服務環境。
(三)營造暢通的融資環境
貸款難、融資難、發展資金匱乏是民營企業發展的主要障礙。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解決中小民營企業貸款的政策,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的貸款比例呈逐年遞增的趨勢,但還不能解決民營企業對經營資金的巨大需求?,F在各商業銀行在經營方式上,普遍存在抓大放小的問題,重大城市、大項目,輕縣域經濟、中小企業,對大企業往往是追著貸款,而對中小民營企業常常是卡住貸款,致使許多中小民營企業受制于資金瓶頸,坐失發展良機。要解決中小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第一,政府要出臺促使銀行扶持本地民營企業發展的可行措施和考核評價機制,督促銀行把促進民營企業發展作為自己的經營方向。第二,建立全面的規范的動態管理的信息體系,以適應銀行風險管理的要求。第三,積極引導和支持民營企業尋求非金融機構的融資合作,采取引進投資、參股分紅、借款融資等方式,千方百計借助外力支持扶持民營企業發展。民營企業也要不斷規范自我,以良好的信譽、科學的管理吸引銀行的支持。
(四)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完善和外資企業的不斷進入,民營企業面臨著激烈的競爭。不少民營企業家特別是中小型民營企業家在自身的經營管理和綜合素質方面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的甚至由社會的精英成為歷史的罪人,嚴重影響著民營企業家隊伍的形象和民營企業的發展。因此,要保護、扶持和發展民營企業,至關重要的是幫助民營企業家提高綜合素質。各級黨委政府要把加強民營企業家隊伍的建議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要根據企業家隊伍的現狀,按照“以增強素質為目的,以企業需求為方向,以分類施教為方針,以市場運作為手段”的主旨,建立民營企業家的培訓體系和定期培訓制度,以提高民營企業家的整體素質。同時,要大力加強對民營企業家的正面宣傳,通過各種新聞媒體,加大對經營業績好、管理能力強、社會貢獻大、誠實守信優秀民營企業家的宣傳。通過建立和健全各類表彰和激勵機制,及時向社會宣傳民營企業家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典型事例,用正確的輿論導向,引導公眾客觀全面地評價民營企業家隊伍,不以點代面、以葉障目來否定全面和主流,讓民營企業家及其企業在良好的輿論環境中茁壯成長。
(發言人單位及職務(職稱):省工商聯常委、湖北夏小中醫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