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重要會議 >全體會議 >省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

搭建協商民主經常性平臺的“政協方案” ——人民政協定期協商座談會制度在湖北的實踐

2017-01-16 10:17:45  
字體大小:【


    這種悄然出現的會議形式,并不是隨意之舉,而是人民政協回應十八大對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做出的制度性安排,對“廣泛多層制度化”開展協商民主要求給出的“政協方案”。

 

    ——題記

 

    湖北省赤壁市區西南26公里的羊樓洞,一個有著上千年歷史的磚茶古鎮。作為“萬里茶道”上極為重要的一個節點,青磚茶曾在這里匯集,然后融入到北上茶路貿易和對亞歐貿易的萬里商途中。

 

    這里曾經見證中國人“走出去”的輝煌。

 

    劉建軍,一個赤壁土生土長的“70后”,在幾經商海輾轉中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如今也走在這條“萬里茶道”上,一如歷代先人。

 

    2016年12月15日,在劉建軍的茶產業園里,湖北省政協主席張昌爾面帶笑容用力握了握他的手說:“你不僅是在拯救一個歷史文化品牌,更重要的是讓中國現代農業走出國門,融入‘一帶一路’戰略。”

 

    此前,劉建軍的羊樓洞青茶磚曾被作為國禮贈送俄羅斯,目前已經在俄羅斯建加工廠和營銷公司。

 

    此刻,張昌爾正率省政協調研組調查2016年最后一次月度協商座談會成果的落實情況。這次座談會的主題就是“如何讓湖北農業走出去”。

 

    此前,湖北省政協月度協商座

 

    談會已經召開了9次。

 

    “取經”

 

    11月29日上午,湖北省政協2016年最后一次月度協商會正在召開。

 

    與之前的8次一樣,分管副省長、相關部門“一把手”、政協委員、黨派團體代表和專家代表、企業家代表都來了,議題是“搶抓‘一帶一路’重大戰略機遇,推進湖北農業‘走出去’”。

 

    與前8次一樣,主持人是張昌爾。“月度協商會要充分發揚民主,目的是求同存異,增進共識。請大家暢所欲言。但一定要遵守時間,不要影響其他同志發言。”

 

    在省政協一樓左側的會議廳里,可容納二百多人的會場坐滿了人,除了上述正式被邀請的代表外,還有慕名而來的政協機關的人,還有媒體記者,大家都翹首望著會場內巨大的圓形會議桌。

 

    圓形的會議桌體現了會議的某種價值追求,就在前幾天,剛剛就任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第一次來政協“見面”時就眼前一亮:“這個會場很有特色,大圓桌的協商氛圍很濃啊!是改造過的嗎?”張昌爾回答:“是的,這個會場是重新布置供日常協商活動使用的。”

 

    蔣超良當過五年的全國政協委員,他懂。

 

    開會無非是說話嘛,很多廳局的頭頭腦腦不在話下,說起成績一二三四,滔滔不絕······但立刻被主持人來了個“點剎車”:“請直接回應委員提出的問題,不用匯報工作。”

 

    一下子有點不適應,不過接下來就好了,直接撈干的說:

 

    “我省農業‘走出去’的形勢總體上不容樂觀……”

 

    “‘走出去’還存在領導重視不夠,運行機制不暢、企業觀念不適應等問題……”

 

    據了解,剛開始一些官員不大適應開政協的會,常常被委員直接而具體的問題問得直冒冷汗。

 

    預約發言結束后,接下來是互動環節,于是后面接連舉起了手臂。

 

    ……

 

    湖北省政協的月度協商會“脫胎”于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

 

    2016年1月30日,張昌爾當選湖北省政協主席。這時,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已經召開了44次。

 

    十八大以后,“協商民主”成為中國政治生活中的一個“熱詞”,發展協商民主日益成為中國民主政治的重要方向,而人民政協則被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的重要定位。于是,“雙周協商座談會”應運而生,2013年10月22日,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召開第一次雙周協商座談會。

 

    很快,人們就注意到了在政協眾多會議中的這個與眾不同的會議:它密度大——兩周一次;層次高——俞正聲主席親自主持;規模小——與會的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一般在20人左右,再加上為數不多應邀參加的有關部委官員;切口小———題目不大,比較具體;氛圍好——暢所欲言,討論熱烈。

 

    很顯然,這種悄然出現的會議形式,并不是隨意之舉,而是人民政協回應十八大對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做出的制度性安排,對“廣泛多層制度化”開展協商民主要求給出的“政協方案”。

 

    黨政官員、各界人士、普通百姓,甚至一些國外的政治觀察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這個“小型”的會議形式。

 

    雙周協商座談會產生了強大的示范效應。天津、甘肅、河南、陜西、青海等省、直轄市,甚至濟南、漯河、六盤水、七臺河等市縣紛紛辦起了以增加協商密度為主要特點的協商座談會。

 

    張昌爾知道雙周協商座談會“大名”時還在湖北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的任上,當選湖北省政協主席不久,他就北上“取經”。

 

    “全國政協推進政協協商民主的力度前所未有,最大的亮點就是雙周協商座談會。通過這個平臺,把政協的優勢和資源都整合起來,更充分地發揮出來。”

 

    “抓工作首先要抓‘牛鼻子’,因此我到政協來的起步工程就是學習全國政協雙周座談會,就從打造省政協月度協商品牌破題,在湖北落地習總書記講話精神,解決好政協發揮好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的問題。”

 

    “現在看來,我們抓準了!”回顧一年來的工作,張昌爾深有感觸。

 

    “地方版”

 

    人民政協定期協商座談會制度之所以能在全國各級政協迅速風行,絕非偶然。

 

    張昌爾在給省政協機關干部講黨課時從“四個自信”的高度談到了協商民主,談到了他的思考。

 

    “中國經濟已經躍居世界第二,談經濟我們有高度的自信。但是談到民主政治、政治體制改革,有的人覺得是一個敏感話題,好像有點底氣不足。”

 

    “民主話語權過去是我們的‘短板’,美國等西方國家認為社會制度的核心優越性是民主,自詡自己是民主國家,在關鍵時候揮舞這個政治‘核武器’來打壓我們,政治上矮化我們。”

 

    “現在總書記從理論體系上把這個問題徹底講清楚了,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西方民主所不具備的、更廣泛更持續更真實的民主,與選舉民主相得益彰,具有獨特、獨有、獨到優勢,有力說明了民主政治不僅不是我們的短板,而且還是我們的突出強項和優勢,為我們贏得國際制度話語權提供了有力武器。”

 

    既然是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既然是專門協商機構,人民政協首先就要解決一個經常化———也就是協商密度的問題。很顯然,全會、常委會會議、專題協商會相對“高大上”,無法解決“年委員、季常委、月主席”的問題。

 

    沒有合適的形式,協商民主就無以承載。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正是解決協商民主經常性平臺問題的應時之舉、長遠之策。

 

    但是,從北京取來的“真經”,應當怎么“解讀”?如何落地?怎么“譯成”“地方版”?這是湖北省政協領導們首先要考慮的。這一問題涉及地方的人口規模、經濟體量、政治架構、社會發展情況以及政協機關工作的承載能力等多重因素。

 

    首先是密度問題。討論來討論去,最后確定:每月召開一次,稱為“月度協商座談會”。湖北省政協協商新篇章的帷幕就此拉開。

 

    2016年3月29日,湖北省政協委員和省政府有關廳局負責人圍坐在省政協一樓會議室寬大的圓桌前,正在聚精會神地看電視,一部反映湖北農村飲水安全現狀的電視短片。

 

    不是在看電視,這是湖北省政協在召開第一次“月度協商座談會”,主題是“農村飲水安全”。

 

    看電視,不過是他們為“月度協商座談會”設計的一個新的“小花樣”。這樣,前期為“月度協商座談會”準備的調研情況就可以直觀地呈現在、濃縮在“觀眾”面前。

 

    學習,借鑒,但不是簡單地“拿來”。湖北省政協月度協商會在學習和借鑒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和兄弟省份同類協商座談會的前提下,形式更加多樣,更加靈活,更多創新。

 

    對于選題的確定,他們“引進”互聯網思維,幾乎每次都要廣泛征求網民的意見,這就使得選題更接地氣,更吸引年輕人,更有時代氣息。

 

    “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月度協商會,網民在參與網上意見征集時點贊:“好話題,這種征求意見形式非常好!”

 

    在“深入開展經典誦讀”月度協商會前,省政協在兩家網站開展調查活動,點擊量達96.27萬人次。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2016年8月26日,就在這次協商座談會上,省政協甚至請來孩子們當場朗誦古典詩詞。

 

    “原來你們的協商會這么好玩啊!”孩子們很驚訝,很感興趣。

 

    精準

 

    鮮活的形式背后是辛勤的耕耘。

 

    鮑紅志任省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主任之前是湖北省廣電局局長,他認為,月度協商會這樣一種協商形式就像推出一檔節目,要能持久地做下去,不斷檔,首先選題很關鍵。

 

    “分級診療既是當前改革的難點,也觸及最基層,涉及村級和社區衛生院,關系到基層有人看病的問題。”鮑紅志道出選題初衷,“月度協商會的選題首先要接地氣,解決老百姓關切的最基礎問題。”此題在“東湖社區”網站上一周內得到106696名網民關注、投票。

 

    參加完“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月度協商會,省商務廳長盧焱群非常興奮:“這個問題正好是商務廳要研究的,政協月度協商會的意見讓我們的思路更加開闊了。”

 

    “科學選題是可以充分調動部門參與調研和協商的熱情和積極性的,有些部門難以推動的問題,用政協這個平臺可以推動,部門不敢說的話政協委員可以說。”經過九次實踐,人們形成共識。

 

    重民生、具體化、小切口、精準化,這些都是月度協商聚焦選題的標準。

 

    精準,需要勇氣,更需要氛圍。因為,精準的建言往往都是奔著問題去的,都是摸準了脈的,都是“苦口”的。

 

    “提倡熱烈而不對立的討論,開展真誠而不敷衍的交流,鼓勵尖銳而不極端的批評。”張昌爾主持座談會時常常引用俞正聲主席的話,鼓勵委員愿講話、敢講話、講實話。

 

    真調研才能出真知,才能出“諍言”。省政協副主席肖旭明在帶領委員調研農村安全飲水時,還與當地干部發生了“爭論”,焦點是農村和部分偏遠山區水廠是承包好還是由政府管理好。當時一起參加調研的省政協委員鐘國偉在一旁看著非常不解,后來他才覺得肖主席說得有道理。原來,隨著調研的深入,他在宜昌發現一個水廠外包后,廠家為節約成本,兩個過濾池都沒有用,水直接從水庫接到水管用,打開的水都是臭的,又缺乏人監督。

 

    農村學生營養餐是國家對農村中小學生的一項關愛舉措。但是有些學校學生卻不愿吃營養餐,甚至倒掉。這是怎么回事?在“破解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發展難題”月度協商會會前調研中,委員們找到了原因——“營養餐”沒有做炊事員的預算,老師們教學任務重,就只能去超市買牛奶和面包,面包硬邦邦、牛奶冷冰冰的,學生們不愛吃,就倒了。協商會上,委員們就這個問題提出了建議,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九層之臺,起于壘土”,看來,協商會要開出效果,還得從根上做起。

 

    “調研不深入就會導致協商流于形式,調查研究是政協委員的立身之本,不會調研,履職就是一句空話。”月度協商會在實踐中探索,在思考中深入。

 

    共識

 

    “搭建平臺、增進共識”這是每次協商會專題片結束畫面定格的八個字。如果將前四個字理解為協商的過程的話,那么后四個字則可以理解為協商的結果。

 

    “如何協商?”全國政協給出了范本,那就是交流、交鋒、交融。

 

    張昌爾在主持時總不忘提醒發言人,要堅持問題導向,力求點到“痛處”,議到“關鍵處”,免去套話、官話。

 

    “緊湊抓人的發言,讓參會的部門同志都開不得半點小差,坐不離席。”鐘國偉委員參加了兩次月度協商會,他對月度協商帶來的會風變化感受很深。

 

    全國政協委員唐瑾受邀參加了“推進傳統經典誦讀”月度協商會的調研和發言。她在調研中重點對現有教材和教學進行了分析,在發言中坦率提出,目前湖北省經典誦讀選材過窄偏難,與教學實際和中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差距,出版錯誤時有出現,多頭出版現象嚴重,過度注重裝幀設計、圖文并茂,卻忽視了圖書的實際用途,反而影響了學生的正常閱讀。

 

    問題尖銳但直指癥結,與會的省教育廳負責人說,協商會的意見建議對他們完善教材非常有幫助。省委宣傳部長專門作出批示,要求有關部門吸收委員建議再做改進。

 

    除了發言,提問環節更是考驗著部門的能力和胸懷。劉偉是紅安縣文化館館長,在“打造非遺文化品牌”協商會上,他向省財政廳副廳長何大春提問:“紅安縣有5個省級非遺保護項目,只有3個項目取得了保護資金,每個項目是5萬元,而文件規定是10萬,請問能否保障到位?如何保障市、縣級財政對本級非遺項目的支持力度?”

 

    何大春毫不回避,他說:“參加月度協商座談會,強烈感受到我們對全省非遺保護工作的支持還有差距。省級財政有責任對市州縣級政府和財政做好示范,該省級財政拿出來的我們義不容辭,還要督促市縣履行好公共財政的保障職能,承擔監督職能,不能推諉,不能推卸。”

 

    協商會后,省文化廳非遺處處長給鮑紅志打電話報喜訊,說省財政廳決定每年增加400萬支持非遺項目,同時還要下發文件對市州縣級政府部門責成落實項目經費,省編辦也將拿出編制,專人專用。

 

    “協商不能‘掰了棒子一扔’完事。政協協商工作要有韌性。”

 

    何為“韌性”?柔軟且不失力度。軟約束不等于沒約束,軟監督不等于沒力度,力度來自于對事物本真的探究,來自于協商各方坦誠的交流,來自于廣泛協商形成的共識。

 

    “共識是什么?”在采訪中,參與月度協商會的委員、政協同志、部門負責人都有各自的理解:解決實際問題是共識,建議采納認可是共識、認識提升引起重視是共識、部門之間通過協商暢通是共識,甚至從部門“害怕來”到“愿意來”也是共識……

 

    “增進共識、解決實際問題、擴大政協影響力——在您看來,月度協商會最重要的目的是哪個?”

 

    在記者拋出這個有點“刁鉆”的問題后,張昌爾主席略作思考:“這三個方面是有機統一的,增進共識是協商的本質要求和價值追求,解決實際問題是成果轉化的體現,前面兩個目標實現了,政協影響力自然就有了。”

 

    格局

 

    “通過政協搭臺,整合政協各方面資源,從微觀層面高度聚焦、深度解剖具體問題,成為月度協商區別于全會、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及常委專題協商會的最大不同。”

 

    構建一個以全會為宏觀層面,以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常委專題協商會為中觀層面,以雙周、月度等時間跨度較小的協商形式為微觀層面,以全景式立體化的協商格局,才可與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的定位相匹配。

 

    湖北省的月度協商會聚焦局部和廣大老百姓關切問題,針對性更強,更有利于推動問題解決。

 

    “月度協商會引起老百姓對自身切身利益問題更加關注,網民感覺到政協有作為。”今年承辦兩次月度協商會的省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主任鮑紅志明顯感覺到,“參與會議的委員滿意,促進了委員履職,職能部門在協商中有‘觸動’,促進具體問題盡快解決。”

 

    “為了900萬農民的飲水安全”———湖北省政協首次月度協商會經媒體報道后被多家主流媒體網站轉載。12月5日,省政協收到省水利廳發來的《關于鞏固提升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意見》。記者注意到,文件提出2019年底前解決953萬人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問題,并從建設管理、水質保障、長效機制、政策扶持和落實考核問責等方面充分采納吸收了省政協今年首次月度協商會上的協商意見和建議,提出明確具體意見。

 

    2016年5月份省政協“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月度協商座談會后,時任省委書記李鴻忠等省領導批示,省商務廳梳理協商會提出的7大類21條建議,絕大多數采納轉化,于當年9月下旬正式出臺《湖北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

 

    越精準效果就會越明顯。

 

    月度協商這種形式相對比較精準,因此老百姓關注度高、協商效果好。“但效果好不等于可以替代。”張昌爾說,“政協工作要點對點,也要面對面,團結和民主是政協工作兩大主題,既要畫局部范圍的‘同心圓’,也要畫全覆蓋的‘同心圓’,通過不同層面的協商互相支撐,互相襯托,各展其長。”

 

    湖北省政協協商民主建設已初步形成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