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重要會議 >全體會議 >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

盡銳出戰 決勝5.8萬人脫貧

2020-01-15 07:47:49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廖志慧、彭一葦  
字體大小:【

2020年,我省將確保完成剩余5.8萬貧困人口脫貧任務,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1月13日舉行的省兩會記者見面會上,省扶貧辦黨組成員、副主任項克強介紹。

2019年,全省92.5萬人脫貧、800個村出列,貧困發生率由2018年底的2.4%降至2019年底的0.14%。今年,我省將繼續堅持現行脫貧標準,焦點不散、靶心不變,嚴把脫貧退出標準關、程序關、質量關、群眾認證關,確保完成脫貧任務。

“扶貧工作重心將從注重脫貧向脫貧和鞏固提升并重轉變,嚴格落實‘四個不摘’,保持政策連續性,保證脫貧攻堅質量。”項克強介紹,我省將建立健全返貧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機制,對易返貧和易致貧人口進行動態監測,及時提供幫扶。

同時,持續深化問題整改。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以開展“排查、普查、督查”為重點,全面查找問題、解決問題。扎實開展脫貧攻堅“回頭看”,全面排查“三落實、三精準、三保障”方面的問題,分類解決、全面整改。

脫貧攻堅,繼續凝聚合力。今年我省將繼續強化17家中央單位、412家省直單位定點扶貧和省內36個經濟強市縣區域協作,全力推進浙鄂東西部扶貧協作。

“繼續保持攻堅力度和態勢,一線督戰、盡銳出戰,不獲全勝決不收兵。”項克強說,將進一步加強政策支持和工作力度,加大財政涉農資金整合,加強資金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同時,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運用紀委“扶貧領域政策落實監察系統”進行大數據比對核查,對動扶貧“奶酪”的嚴懲不貸。


廖伯壽:我省將出臺鄉村振興促進條例

“2019年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在開展高質量立法推動鄉村振興、開展代表行動推動脫貧攻堅等方面亮點紛呈,成效顯著。”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省人大農委委員廖伯壽介紹,我省即將制定出臺鄉村振興促進條例,領先全國。

廖伯壽表示,條例文本經反復研究,多次修改,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僅在省人大常委會會議上就先后經過三次審議,形成了目前包含十一章、七十九條的較為完善的版本,將提請本次大會由全體省人大代表進行審議和表決。從總體上看,條例有效確立了我省鄉村振興的目標任務、基本原則、實施路徑和保障措施,是推動我省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人大代表們收集基層問題,反映群眾心聲,推動方案精準,監督措施落實,有效推動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廖伯壽介紹,全省參與代表活動的各級人大代表共達8.5萬人次,直接和間接走訪貧困戶超過100萬戶,提出各種意見建議7000余件,其中近90%已有效辦結,在全省脫貧攻堅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肖力:南漳多措并舉遏制脫貧戶返貧

“去年,省政府正式批復南漳退出貧困縣,隨后,我們堅持一手抓剩余人口的脫貧,一手抓已脫貧人口的提升,去年底全縣剩余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省人大代表、南漳縣委副書記、縣長肖力說。

南漳縣如何鞏固提升脫貧成果?

肖力表示,南漳縣全面壓實各級黨政扶貧主體責任,做到力度不減、標準不降、責任不松。縣委書記、縣長每月至少有5個工作日抓扶貧,遍訪貧困對象。針對插花村扶貧力量薄弱問題,南漳縣新建、調整了一批駐村工作隊。

嚴格落實國家扶貧政策,既不降低標準、也不吊高胃口,聚力推進“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排查整改。在全省率先實行“防貧保險”、產業“食用菌保險”和“扶貧車間”等措施,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遏制返貧。

肖力還透露,南漳縣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相銜接,把全縣41個省定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納入美麗鄉村補短板強弱項建設整治村,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

紀道清:脫貧攻堅給房縣帶來五大變化

“房縣是國家貧困縣,也是全省深度貧困縣之一。2014年全縣有69個貧困村、14萬貧困人口。到2019年底,全縣的貧困發生率已從34.5%降至0.28%,成績來之不易。”省人大代表、房縣縣委副書記、縣長紀道清說,脫貧攻堅給房縣帶來五大變化——群眾居住條件變好、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提升、群眾收入門路變寬、社會保障水平提高、黨群干群關系更融洽。

“近幾年,全縣建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682個,搬遷群眾2.3萬戶。以‘水電路線網’為重點的十個提升工程,讓移動通信、網絡寬帶覆蓋到邊遠村落。”紀道清說。

最可喜的變化是農民收入渠道不斷變寬。“我們堅持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創業扶貧來保障扶貧工作質量。”現場,紀道清分享了一個村民的故事,土城村貧困戶瞿萬江靠做黃酒致了富,去年娶了媳婦,脫貧又脫單。

“近年來,房縣共選派900多名優秀干部脫產駐村,組織1萬多名干部結對幫扶,干群關系更加融洽。今年,我們將保持攻堅態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紀道清表示。


高翅:華中農大扶貧體現一個“真”字

“喝長江水,吃荊楚糧,華中農業大學對農業、農村、農民有特殊情感。”省政協委員、華中農業大學黨委書記高翅說,帶著這份情感,華中農大在脫貧攻堅中體現了一個“真”字,即“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探索出了脫貧攻堅、精準扶貧的“華農方案”。

“黨建扶貧、教育扶貧、產業扶貧、文化扶貧和消費扶貧五位一體。”高翅介紹,學校組織基層黨組織與定點扶貧點貧困村黨支部“一對一”結對共建,將致富技術送達田間地頭。

在產業方面,學校圍繞一個特色產業,組建一支教授團隊,設立一個攻關項目,支持一家龍頭企業,帶動一批專業合作社,帶領一方百姓脫貧致富。“如在秭歸縣,已經有臍橙億元村。”高翅說,“我們還幫助做農產品品牌策劃、設計、推廣,提高附加值。讓田園變莊園、讓民房變客房、讓產品變禮品。”

華農每年元月初還會舉辦特色農產品展銷,這些產品都來自于和學校結對的父老鄉親們。近3年來,學校的消費扶貧達1200萬元。


張文旗:“創業孵化”帶動上千農戶增收

“我們對貧困戶創業者開展‘創業孵化’,已經孵化了3家企業,帶動15個貧困戶自主創業。”省政協委員、恩施市潤邦國際富硒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文旗介紹,孵化出的3家企業在當地直接帶動了上千農戶增收。

茶產業是恩施州扶貧第一大產業。目前,全州茶葉基地面積達到160多萬畝,茶農80多萬人。針對茶農普遍缺資金、缺技術的難題,潤邦茶業對有意創業的貧困戶進行“創業孵化”,讓他們帶薪跟班技能培訓,學習茶葉加工技能。

“茶葉生產具有季節性特點,每逢生產旺季,我們都會對貧困戶進行政策性傾斜,優先安排。”張文旗介紹,從采茶、修剪、施肥到產品包裝物流等臨時性用工,公司每年大約需要10萬個工時,支付工資接近1500萬元。同時,在公司收購茶葉原材料的主要種植區實施“片長”負責制,每個片區一個“片長”,除負責片組農事管理安全和技術培訓,還要重點關注貧困戶的茶葉種植管理,“同等條件下,優先收購貧困戶茶葉。”